风险评估、应急预案.doc
风险评估技术方法
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制造类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标准
〔APISpecQ1;2013〔第九版〕
编号:SF/WJ5.3-01
编制:赵朋朋
审核:赵阳
批准:赵才深
受控状态:
版本/修改状态:A/0
2015-03发布2015-03实施
一、目的
产品质量管理风险因素是API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新要求,目的是要求企业能够考虑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非正常因素,并对这些非正常因素进行控制,以便于全天候的保证产品质量。
二、风险因素评价的依据
a)国际和国内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b)所在地政府有关风险控制等要求;
c)风险影响的规模、程度、发生频率、控制现状;
d)相关方利益。
三、风险因素识别的范围与内容
3.1对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第三方原因等,已经或可能影响生产链中断的因素,进行的识别、确认。在进行识别时应考虑。
a〕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所伴随的风险影响;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所造成的风险影响;
c〕六个方面:自然灾害、停水、停电、设备故障、原材料中断、人力资源短缺等因素。
3.2风险因素识别以预防、控制和减少风险发生为指导思想,采用过程分析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及调查表等方法,对涉及到的全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关识别的内容:
a〕自然灾害;
b〕生产过程中风险因素和影响,如生产设备、检验设备;
c〕有风险作业部位,如高压电、各种设备设施的开关等;
d〕各项制度〔人为因素违反风险管理要求〕;
e〕以往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风险因素和影响。
四、风险因素评价的方法
用判断法与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所有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先用是非判断法来直接判断,被判为“非”者再用打分法评价。
a〕是非判断法:
重要风险因素判定依据:满足其中任何一条那么视为重要风险因素:
1)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风险行为;
2〕紧急状态下的风险因素;
3〕国家明确的风险因素;
4〕具有本公司特点的风险因素。
b〕评价风险因素分值表
计算方法为:M=a+b+c+d,如计算后M>12此风险因素为重要风险因素。
评价因素
分值M
a
b
c
d
发生频率
符合法律及规定
影响程度
恢复能力
5
每天或连续发生
超标或违规
影响非常严重
不可恢复
4
每周一次
偶然超标
影响严重
半年以上
3
一般每月一次
根本不超标
影响一般
一周至半年
2
很少发生
不超标
影响小
一周内恢复
1
几乎不发生
没规定
根本没影响
一天内恢复
-以上-
风险因素清单
记录编号:SF/QR5.3-01
〔一〕设施或设备的适宜性及可维护性的风险评估〔生产链风险评估〕
序号
作业活动
可导致的风险
涉及相关方
风险评估
A发生频率
B符合法律及规定
C影响程度
D恢复能力
风险值总分
重要风险
备注
1
推制机突然损坏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1
1
2
2
6
2
焊机突然损坏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1
2
1
1
5
3
供电中断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3
3
5
1
12
重要
4
供水中断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1
2
3
1
7
5
地震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1
2
4
3
10
6
自然灾害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1
2
4
2
9
9
平安操作规程不标准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2
8
10
平安防护设备装置不全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1
7
11
三通压制机突然损坏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3
1
8
12
平安装置失灵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2
8
13
备件和材料缺乏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3
2
2
2
9
14
变压器发生问题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3
2
2
1
8
15
操纵系统失灵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1
7
16
维修时拆坏零部件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2
8
17
产品法规变更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1
2
4
3
10
18
产品涉法规变更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1
2
4
3
10
19
超荷运行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1
7
20
试压检测设备发生问题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1
7
21
车床齿轮箱油位缺乏发热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2
8
22
各种设备运行故障发生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3
2
2
2
9
23
故障排除不全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3
2
2
2
9
24
设备管理人员不到位
生产链中断
生产车间
2
2
2
1
7
25
行吊刹车失灵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