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分析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第四节 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因素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的性质 生物群落的定义 1890年,E.Warming(丹麦)《植物生态学》,“一定的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群落;形成群落的种实行的生活方式,对环境有大致相同的要求,或一个种依赖于另一个种而生存,有时甚至后者供给前者最适之所需,似乎在这些种之间有一种共生现象占优势。” B.H.CykaЧeB(俄国,1908):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有机体的特定结合,在这种结合下,存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V.E.Shelford(1911) ,生物群落为“具一致的种类组成且外貌一致的生物聚集体。” P.Odum(美国,1957)认为,除种类组成与外貌一致外,生物群落还“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格局”,“它是一个结构单元”,“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 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 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 种类越多,最小面积越大。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2500m2,高等植物约130种;而小兴安岭红松林群落为400m2,高等植物约40种。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多样性 种间关联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于植物群落来说,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称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建群种只有一个,称为“单优种群落”,如有两个或以上建群种,则称为“共优种群落”。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多度: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多度统计法:记名计算法,常用于树木种类;目测估计法,常用于草本、灌木群落。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植物株数。 相对密度:某一物种的个体数点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个体间距离:L=(S/N)1/2 – D=(1/d)1/2 - D L为平均株距,D为树木的平均胸径;d为密度; S为样地面积,N为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分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草原:离地面1英寸(2.54cm)断面积计算;森林,以树木胸高(1.3m)断面积计算。 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盖度和基盖度 频度和密度的关系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高度和高度比 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的高度的百分比。 重量和相对重量 分干重和鲜重。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点全部物种重量的百分比称相对重量。 体积 胸高断面积、树高、形数(可查获)三者的乘积。 形树:树干体积与等高同底的圆柱体体积之比。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义和计算方法不统一。 Braun-Blanquet:盖度、空间大小或重量; 苏卡乔夫:多度、体积、利用和影响环境的特征,物候动态; 盖度和密度; 盖度和多度;重量、盖度和多度的乘积。 重要值:表示某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草原: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综合优势比: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和重量比中取任意2-5项求其平均值,再乘100%。 种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由物种数目和多度决定的。 种的数目和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指一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物种均匀度(species evenn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