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课件晚唐五代词.ppt
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02冯延巳(904—960)字正中,南唐广陵(今扬州)人。事元宗李璟,官至中书侍郎左仆射平章事,两度做宰相,是当时词坛的大家。有《阳春集》。冯多才艺,工诗词。01冯延巳的词冯延巳《鹊踏枝》赏析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1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2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3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4冯延巳《谒金门》赏析2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3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1词概说5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4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关于燕乐雅乐周秦古乐琴瑟清乐汉魏晋南朝丝竹燕乐唐(北朝始)琵琶燕乐胡乐与中原乐、江南乐、边疆民族乐等的融合而成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填空:词起于___。民间(空间角度)隋或者唐(时间角度)1词的起源和在唐代的发展3宋代望灼的《碧鸡漫志》是研究词的著名资料,言:“概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词者渐兴。”2一般认为词起源于民间,起始的时间有的推至隋,有各种说法,一般以盛唐为多。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01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02词原称曲子词、简称词。又称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三、词的概念01词的称呼02曲子词、词03长短句04诗余05琴曲06歌曲07乐府唐代,原产于西域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大量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做“曲子词”。唐代的燕乐歌辞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到了中唐以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后来通称为“词”。1元稹2由乐以定声词3选词以配乐声诗(绝句为主)4因声以度词6创作词叫填词,不叫写词。5以曲拍为句刘禹锡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12345四、词的文体特点阕曲不是阙宫阙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01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02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03五、词的种类是我国第一部词集,除极少数可考之作者姓名外,绝大多数是无名氏的民间作品。作品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有乐府民歌的特点和早期词格律不严格的特点。较有名的是写痴情女子向情人发誓的《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和写妓女悲惨命运的《望江南》(莫攀我)。04发现的唐五代曲子词共160多首,它们主要收集在《云谣集》中。《云谣集》03民间词01敦煌曲子词。02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