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第五六七单元国防建设外交成就科技社会生活解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013·聊城学业考)某人评价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为他提出了( ) A.和平共处原则 B.民主和解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955年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所以,题干中的“魅力和机敏”的表现是指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故选D。 4.(2012·宿迁中考)右图是一幅珍贵的 新闻照片。名称为《乔的笑》:人物是中 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地点是在联合国 大厅。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圆满结束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联合国大厅”,结合图片可判断,图片反映的正是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开怀大笑的情景。 6.(2013·菏泽学业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空间技术领域”“开始”“世界先进国家先列”,可以确定是中国领先世界的空间技术成就。通过分析可知,A、B属于原子能领域;C、D虽然属于我国在空间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科技成就,但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不是我国跻身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开始”。所以,A、B、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7.(2013·无锡中考)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詹天佑 D.邓世昌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干中信息“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可判断此人物在农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分析选项得出:A被称为“两弹元勋”,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D在甲午战争中壮烈牺牲,故选B。 * 第五、六、七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主题一 国防建设 【课标】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 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1.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_________海军建 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立之初,经历了 _________战争的考验。 3.导弹部队:_____年组建,主要担任_______任务。 华东军区 抗美援朝 1966 核反击 主题二 外交成就 【知识主线】 考点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标】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 万隆会议的史实。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 出。 (2)内容:互相尊重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_________。 (3)发展: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___________ _____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 领土主权 和平共处 国与国之间 关系 2.万隆会议: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作用 周恩来提出“_________”的方针 贡献 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性质 _____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召开 1955 殖民主义国家 求同存异 考点二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标】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___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中美建交: (1)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2)1972年,_______总统访华,签署《中 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26 尼克松 3.中日建交: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 交关系。 4.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概况:_____年在上海召开,主题: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2)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