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三门江大桥实施性施组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述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工程位置和规模
柳州市三门江大桥工程C标段,为城市主干干道Ⅰ级工程。位于广西柳州市三门江大桥工程东岸,工程起点为(原柳桂二级公路)大利村南端,里程为YK0+000;终点为沿原柳桂二级公路方向至YK3+193.869,全长3.194Km。
本标段工程项目包括桥梁工程、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防护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等。
其中桥梁4座:Q线主桥引桥3×30m +3×30m +4×20m+3×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C线匝道桥4×20m+5×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E线匝道桥(30+3×20)+5×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Y线跨线桥18×20m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梁桥。
2、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列表如下:
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1
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位 置
单位
数 量
备注
1
路基土石方挖方
Q线、Y线、D线
立方米
借土方
立方米
2
路基土石方填方
Q线、Y线、D线
立方米
3
桥梁
Q线主桥
Q线
米
320
4
C线匝道桥
C线
米
180
5
E线匝道桥
E线
米
180
6
Y线跨线桥
Y线
米
385.6
7
防护工程
Q线、Y线、D线
立方米
11613
8
排水工程
Q线、Y线、D线
米
1363.5
详见第六章
9
路面工程
面层
Q线、Y线、C线、
D线、E线
平方米
98238
基层
水稳层
10
涵洞工程
Y线
座
2
1孔4米盖板涵
3、工程地质
本标段范围地面标高一般65~100之间,坡角10~15度。植被良好,相对稳定。区域内未发现有明显新构造运动迹象,基岩埋深较浅,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稳定,是良好的持力层。
路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20.5℃。每年5~9月份为雨季,年均降雨量1490mm,雨季期为5个月。秋冬两季气候温和干燥,是施工的黄金季节。
地表水系发育,施工用水方便。
4、技术标准
4.1城市主干道Ⅰ级。
4.2城市道路,公路现行标准、规范。
4.2.1路基压实:重型击实标准。
4.2.2边坡:1:1挖方、1:.5填方。
4.2.3土基回弹模量:20MPa。
4.2.4级配碎石:250 MPa。
4.2.5二灰稳定碎石:600 MPa。
4.2.6沥青混凝土:1100 MPa。
4.3道路构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
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面层+乳化沥青透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
5、交通、动力、通讯及医疗
本工程靠近旧柳桂二级公路,交通便利,但施工期间必须保障交通畅通;沿线各村庄均已通电,施工用电与有关部门联系即可解决,不足部分自发电解决;沿线当地能提供较好的通讯以及一般的医疗等服务。
第二节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柳州市三门江大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初步设计文件、标前会议纪要、补遗书及部分施工阶段设计图纸。
1.2相应的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和《JTJ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3当地气候及材料来源数量情况。
1.4现场踏勘及考察资料。
1.5本单位现有施工能力及拟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和队伍基本状况。
2、编制原则
针对三门江大桥工程C标段的特殊性,为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地完成本标段的工程任务并把它建成一流质量的精品工程。
2.1根据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期,上足所需人员、机械、设备、测试仪器,并留一定余地,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2.2根据各分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重点工程先开工,逐步消除控制工期因素。
3、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3.1质量目标
本标段质量总体目标为:分项、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创“省优”奖。
3.2安全目标
本标段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加强预测和预控,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实现“无重伤以上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
3.3工期目标
本标段项目工期目标:开工时间2004年12月18日,竣工时间2006年7月28日,日历工期588天。
3.4文明施工目标
创广西省“青年文明号”工地,创本单位“文明项目部”目标。
第三节 项目组织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配置
1、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负责全标段的施工组织调度,设四部一室一中心,分别为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财部、保障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下设12个施工队、1个钢结构加工厂、1个拌和站及1个小型混凝土构件预制场。
2、专业技术人员配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