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 .pdf

发布:2024-10-15约8.2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第1页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

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是《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课程理念。

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的意义与内涵,了解基本的实施路径,是

准确把握学习任务群基本理念,实现“教—学—评”一致的前提之一。评价伴

随教学,语文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既统一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又有各自的

目标指向、适用范围和实施要求。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

虑语文课程评价的这两大特性。

一、“教—学—评”一致性,对于语文学习意味着什么

1.语文课程评价的过程性

评价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与2011年版课程标准相比,义教新课标对学

习评价的指导与规定更为具体、明确。“课程理念”部分指出,“课程评价应准

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

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这里所说的课

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指向评价内容和评价指导思想,强调学

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表现。

侧重对语文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学习任务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参与的实践

项目或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组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义教新课标强调

通过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强调将外显的知识、技能内化为

学生个体的语言经验,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综合素养。

因此,语文课程评价侧重于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呈现的复杂的、

具有个性特征的动态表现。

评价体现各学段的水平进阶。语文学习是一个缓慢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无

论是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作业评价和阶段性评价,都需要体现学生在不同学段的

进阶。因此,语文课程评价的过程性体现在依据学业质量要求和学段目标,

纵向把握学生在各个学段的认知梯度,体现其进阶。

2.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

1/9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第1页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第2页

(1)加强整体性是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义教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

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

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里所说的“整体性”,既包括注重文化自信、语言运

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融合,也指向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内容

和评价标准的“四位一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2)追求整体性是语文课程目标确定的原则

义教新课标在核心素养内涵界定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

整体”,在学业质量内涵界定中指出,“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课程整体性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于整体性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贯穿义教新课标的总目标和学业质量描述中。

(3)在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学习任务群中,凸显评价的整体性

以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提示为例,“应紧扣‘实

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融为一体”,“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

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

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要求紧紧围绕日常生活和学生的实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