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pdf

发布:2020-01-09约6.5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螀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薇 1、工具管选型 袂(1) 根据福州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 本工程 LG—06 标段顶管、 拉管推进主 要穿越( 3 )淤泥及( 4 )粉质粘土层,外壁与土体间将产生单位摩阻力,沉井工作 坑基础持力层可置于( 4 )粉质粘土中,局部可置于( 3 )淤泥,但应采用抛石挤淤 法进行适当处理。由于存在( 3)淤泥软弱层,施工时应注意护壁和排水。因此我公 司选用泥水式顶管、拉管掘进机头。该工具管适用此种土质,该机形对地下特殊地 质构造如水包、暗滨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 见下图: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图 ) 。 2 1 说明 : 1.TML 掘进机 ; 2. 注浆系统 ; 3. 洞口止水装置 ; 4. 5.U 型顶铁 ; 6. 主顶油泵 ; 7. 主顶油缸 ; 8. 基坑导轨 薃 (2) 泥 水式顶管、拉管的特点: 葿 a、适用的地质范围较广,如遇地下水压力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 蚇 b、可以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 芃 c、与其它类型顶管、拉管相比,泥水顶管、拉管的推力比较小,最适宜长距离顶 管、拉管。 羁 d、工作井内作业环境较好,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 种公用管线的安全。 芈 2、砼管材与接口形式 蚇 本工程按设汁选用管材为 T 形接口形式,管材可承受最大顶力应大于 3000KN。管 材进场必须为合格产品,施工技术专人过检,尺寸、外观不合格要求退场。 蚄 3、顶进设备 螃(1) 主顶千斤顶采用 15 台 200KN油缸,行程 1.5 米,油缸安装要垂直于后背平行于 导轨,使顶进受力点和后背受力保持良好状态。 肇弧型分力环,整体后背均按 3000KN顶力配备。通风设备,电力照明设备配齐,管 内照明用 36 伏低压安全电压。 螆 (2) 中继间安装,根据主顶系统,工作井和管材的最大承受推力,工作井设计最大 顶力 2000KN,一次顶进不能完成,而设置数量、位置按顶力计算安排,中继间油缸安 装。中继间设计安装 200KN油缸。Φ800 中继间安装油缸 12 台,每套最大推力 2400KN; Φ1200 中继间安装油缸 18 台,每套最大推力 3600KN;Φ1400 中继间安装油缸 21 台, 每套最大推力 4200KN。中继间制做要严格按设汁要求,内径误差± 1.5mm,与中继间 连接管材采用特殊管材,入场时要加强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油缸要在安 装前认真查验保养。在安装中继间环密封时,要粘结牢固,在止水带外表面均匀涂 满润滑油,以减少磨损。 肅 4、顶进总推力计算和继间设置 膁(1)F =F1+F2 肀 1 2 F—总推力; F —顶管、拉管机头迎面阻力; F —顶进阻力 2 袆 1 0 (2)F = π/4D K rH 0 膂 D—管外径; K0 =r(H+2/3D 1)tg(45 +?/2) —静止土压力系数; 3 袃 r —土的天然重度(取 16KN/M);H—管顶土层厚度; 衿 (3)F2 =π Df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