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器-喷射器-文丘里管设计计算.xls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射流器计算
__123Graph_A
__123Graph_B
__123Graph_C
__123Graph_D
__123Graph_E
__123Graph_F
__123Graph_X
__a1
__a2
__b1
__b2
__ba1
__ba2
__d1
__d2
__d3
__d4
__d5
__d6
__L1
__L2
__M1
__m2
__pKa1
__pKa2
__q1
__q2
__q3
__s1
__SW1
__y1
__y2
_42_SUM
_42_TAB
_42_TABSU
_55_SUM
_55_TAB
_55_TABSU
_a1
_a2
_b1
_b2
_ba1
_ba2
_d1
_d2
_d3
_d4
_d5
_d6
_L1
_L2
_M1
_m2
_pKa1
_pKa2
_q1
_q2
_q3
_s1
_SW1
_y1
_y2
add_pump
alfa
AllShs
1.00
1.00
]
1.00
beta
Bicarbonate
Calcium
Carbon_Dioxide
Carbonate
Cb
CE_CLI
CE_PV
CECLIr
CEPVr
Ci
CN
CnW_i
CnW_o
cost_lbr
cost_stl
Cp
CR
Crec
Crecy
D
delta_P
dist
dlta
DP
e
efficiency
eps
Evap
F
fc
fcc
ff
fg
flow
fy
G
gama
gg
gy
H
head
id
idt
Ix
Iy
k
K_1
K_2
L
Lang_Index
Length_i
Length_o
Lo
M
MAlk
MH
MW
N
no_of_valv
OH
P
P_exit
Patm
pH
phi
PHs
Po
Psat
Psw
Pump_Head
Pv
Pva
q
Qb
Qi
Qp
Qr
Rel_Hum
revision
Sff
Sfg
Sfy
Sgg
Sgy
SW
T
Td
TDS
Temp
TempF
theta
Tp
Wx
x0
xn
y
公称直径
管材
海威系数
计算内径
流速
水温
水温系数
射流器设计
射流器类型
进水管外径 D1
mm
管道厚度
压力水进口流量 Q1
m3/h
换算流量 Q1
L/s
进水压力 p1
m
出水压力 p2
吸入药液压力 p0
计算压头比 N
一般情况下压头比约0.3N=0.43时混合效果最佳。
查图表M-N-R得出R、M的数值!
——
喷嘴与喉管截面积之比R的取值!
R=0.25-0.4时可得较高效率
流量比M的取值!
射流器工作液体/气体流量 Q1
射流器工作效率
喉管和喷嘴面积比 m
最佳面积比m=2.25-6.25
喷嘴工作水压 P1
实际工作水压
1.2--1.5P1
喷嘴流量系数 c
喷嘴截面积 S1
cm2
喷嘴计算直径 d1
cm
喷嘴选用直径 d1
喷嘴流速 v1
m/s
喷嘴与喉管之间的距离 L
0.95--1.8d1,嘴喉距离L=0.5喉管直径最佳
型号
XY-7
XY-11
XY-16
XY-19
XY-25
XY-36
XY-48
喷嘴收缩段的收缩角 a
一般y为10-30°左右,夹角就是2倍。
°
项目
(QHW-30)
(QHW-50)
(QHW-80)
(QHW-100)
(QHW-120)
(QHW-160)
(QHW-200)
喷嘴收缩段长度 L1
电源V/Hz
220/50
喷嘴直管段长度
0.55--0.9d1
配套功率Kw
喷嘴总长度
工作电压KV
10~15
喉管截面积 S2
工作温度℃
≤35
喉管直径 d2
冷却水温度℃
≤20
喉管长度 L2
一般为4--8倍喉管直径
冷却水用量M3/H
0.5~1
0.6~1.5
喉管长径比
一般为4--8倍喉管直径
进气流量M3/H
2.5~4
3.2~6
6~12
6.8~15
7~16
12~16
14~25
喉管收缩角 a
一般为120°左右
原料气露点℃
<-40
喉管流速 v2
放电面积M2
扩散管出口端直径 d
臭氧产量g/H
扩散管的扩散角 a2
外型尺寸mm
1700*750
1750*760
1780*900
1950*1000
*1150
*1200
*1300
*1450
*2050
吸入室气体截面积/喷嘴面积的倍数
配套空压机外型尺寸及功率
1140*400
1300*460*
1450*500*
1600*650*
吸入室气体截面积
900(2.2KW)
960(3KW)
1100(4KW)
1100(5KW)
1200(5.5KW)
吸入室气体截直径
O3出口
DN15
DN20
吸入口流速
空气进口
吸入口直径
冷却水进口
进气方向与工作水的进入方向夹角 B
一般为45-60°较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