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pptx

发布:2025-03-29约2.05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CONTENTS

目录

01

哲学基础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3

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

04

当代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

01

哲学基础

PART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总结和反思。

哲学的定义

世界观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功能

哲学与世界观

01

02

03

唯物主义的定义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定义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或意识的。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的定义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学说,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形而上学的定义

形而上学是研究世界本质和本原的学说,强调事物的绝对性和静止性。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在哲学史上长期斗争,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PART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商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品,其交换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货币

价值规律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部分。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

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或消费等方式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和使用。

剩余价值分配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和分配关系

01

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具有自发性、竞争性和滞后性等特点。

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02

市场机制

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03

宏观调控

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03

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

PART

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

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民必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等义务。

政府职能和责任担当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01

政府应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02

政府应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03

政府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社会建设

04

政府应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促进文化普及。

文化创新与发展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02

04

03

文化教育与普及

04

当代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

PART

当代国际社会格局变化

全球化加速推进

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交融加深,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增强。

多极化趋势明显

世界正在经历权力转移,多个力量中心崛起,国际格局更趋均衡。

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领土争端、资源争夺、民族矛盾等引发的地区冲突频发。

国际治理体系改革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作用日益凸显。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加强与各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

我国外交政策宗旨和原则

原则

立场

策略

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推动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全球减贫、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