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

发布:2025-03-25约4.2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练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回答:材料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包括“恭、宽、信、敏、惠”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孔子“仁”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当前建立和谐社会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现实意义: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规则都有积极影响。看待: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当吸取其精华并把它发扬光大。材料一: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远方的礼物),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遥远的地方)……——李世民诗材料二: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至元十五年(1278年)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元史》卷10材料四: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01040203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太宗如何对待国外使臣来访?唐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对国内产生了什么影响?感到高兴,采取积极友好态度;政策:开明和开放的政策;影响: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臣、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唐访问,唐朝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唐政府在六部之下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都城长安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征收海关税,扩大政府收入;材料二宋朝重视对外商贸活动的目的是什么?01外交政策变化:自唐代到元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采取积极开放的外交政策,明清以后,却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自唐到元,国力强盛,南方经济发展,造船业发达;而明清以来,受到西方殖民国家入侵及国内封建制度的衰落。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我国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02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3、阅读下列材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将台湾“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朝鲜等外国比,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要求。回答:(1)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朝鲜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设总兵官一名,澎湖设副将一员,率兵驻守台湾;施行“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恩格斯《德国状况》材料一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材料三法国大革命的几次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回答:材料一、二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肯定拿破仑?拿破仑进行的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材料一、二中多次出现“革命”一词。这里所说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三中列宁为什么否定拿破仑?拿破仑进行的战争具有侵略、奴役其他民族和争霸的一面234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拿破仑的论述是否矛盾?为什么?1不矛盾。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两重性质,即进步性和侵略性。材料一、二中,马克思、恩格斯是从拿破仑战争的进步性方面进行的评价;而材料三中,列宁主要是从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方面进行的评价。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