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埃及》参考教学设计.docx
PAGE
第九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
教学过程:
导入:尼罗河自南向北贯穿埃及全境,被埃及人民盛赞为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结合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和埃及尼罗河流域灌溉区分布图,找出尼罗河的两条支流——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了哪些气候区。试推断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说一说,埃及人民为什么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展示PPT课件)
一、地跨两洲
1.阅读世界政区图及埃及地形分布图,在地图中找到埃及,完成以下任务。
(1)描画埃及轮廓,说出埃及的领土组成。
非洲东北部的国土及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
(2)描述埃及所在的大洲及方位,圈出濒临的海洋。
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纬度);非洲东北部,亚洲西侧,跨亚、非两洲,北、东分别临地中海和红海(海陆)。
(3)圈出苏伊士运河,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苏伊士运河是海上运输的咽喉要道。
小结:埃及包括非洲东北部和西奈半岛,地处低纬度,跨越亚洲和非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埃及的人口、城市、文化。
埃及人口较多,主要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通用阿拉伯语。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过渡:埃及境内多为沙漠,这反映出埃及的主要自然特征是什么?
二、沙漠广布
1.找出埃及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总结埃及气候特征。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北部小部分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2.观察卫星影像,联系气候分析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埃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和入海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由于极度干旱,使得河流水源对于该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小结:埃及气候干旱,多为沙漠,人口主要沿河分布。
过渡:埃及气候比较干旱,对经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呢?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读图9-20埃及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埃及的主要矿产和物产,看一看,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矿物:石油、铁、锰、磷灰石;主要物产:棉花、甘蔗、小麦和水果等。
分布:石油分布在北部,农产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2)埃及盛产优质的长绒棉,想一想,埃及适合优质农产品生长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想一想,埃及的农作物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
埃及沙漠广布,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想一想,尼罗河对于埃及人民的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尼罗河为沿岸人们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便利的交通,对于埃及创造灿烂的古文明和发展现代经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了解以下内容并归纳埃及工农业生产特点。
(1)埃及的工业规模居非洲第几位?
埃及的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居非洲第二位。
(2)埃及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其中地位最突出的是哪一类?
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钢铁、机械、纺织、食品等,其中石油工业地位突出。
小结:埃及经济发展迅速,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石油工业和长绒棉生产地位突出。
过渡:埃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埃及的旅游业。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阅读教材和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图,分析埃及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1.找出埃及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特色资源: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古城、阿斯旺水坝、尼罗河沿岸风光、沙漠奇景等。
2.埃及旅游业较发达,除了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原因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距离欧洲较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等。
小结:埃及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字塔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沙漠奇景,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且临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游客资源丰富,距离较近,便于旅游。因而旅游业已成为埃及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埃及的地理位置,分析了埃及位置的重要性,受位置的影响,埃及气候干旱,影响了人口分布和农业生产,使得这里的农业和人口沿河分布。埃及矿产丰富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石油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