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
中国金融出版社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个完整的账户结构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账户名称(会计科目);(2)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3)摘要(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4)凭证号数(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5)金额(包括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科目、账户?设置会计科目、账户有何意义?2.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如何分类?账户按其反映指标的详细程度如何分类?3.账户记录中有哪四项指标,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4.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如何?5.什么是总账和明细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账户第二节复式记账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图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意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分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明确设置会计科目、账户的意义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账户的结构以及其四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总账、明细账的概念及关系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第一节会计科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1.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2.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关系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按其性质分为六大会计要素;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还必须在会计六大要素之下,分别设置若干个具体项目,这些项目即称为会计科目。3.设置会计科目意义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开始,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正确性的重要条件。科学、系统、全面地设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1)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2)会计科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前提;(3)会计科目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设置会计科目要具有系统性2.设置会计科目要具有统一性3.设置会计科目要具有简明性会计科目经济内容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详细程度总分类会计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按经济内容对会计科目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2.按反映的详细程度分类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科目,总账科目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在我国,总账科目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或子目,它是对总分类科目的核算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提供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注:明细科目的设置,除《企业会计准则》已有规定者外,企业可根据需要设还是不设、设多少自行确定,并不是所有的总账科目下都要设置明细科目。原材料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共同对某类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详细程度不同的分类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总账科目统驭和控制明细科目;明细科目补充和说明总账科目.总账科目与明细科目的关系第二节账户一、设置账户的意义1.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用来连续、系统、全面地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2.设置账户的意义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并规定每一类的名称和核算内容,但它没有一定的结构,不能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地记;而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它有利于分门别类地、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因此,每个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应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使账户提供的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二、账户的分类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标准是相同的。1.账户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账户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