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厦门市期末质量检测期末复习提纲-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
PAGE2
第一章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一节地球自转的意义
考点一地球自转特征的判读与应用
【知识梳理】
1.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eq\b\lc\{\rc\(\a\vs4\al\co1(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昼夜交替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相等,约为15°/h
线速度
①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②南北纬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③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④同纬度地点相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
4.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eq\b\lc\{(\a\vs4\al\co1(0~837km/h→高纬度,837~1447km/h→中纬度,1447~1670km/h→低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知识拓展】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
(1)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2)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4)气象条件:要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5)地质条件:地质稳定。
(6)交通位置: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7)人口密度条件: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考点二昼夜交替及晨昏线的判读
【知识梳理】
1.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①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②昼夜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
③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图中AB为晨线。
(2)昼夜交替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24小时。
2.晨昏线的特点及判断
(1)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分界线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分界线为昏线。(分清侧视图、俯视图)
如右图,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B线上各点下一时刻进入白昼,为晨线,BC线上各点下一时刻进入黑夜,为昏线。
(2)晨昏线的特点
①晨昏线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纬线度数有互余关系。
⑤晨昏线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速度为15°/小时。
⑥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3.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图甲中弧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弧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
①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6:00
②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8:00
③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地方时是12:00
④夜半球的中间经线地方时是0:00或24:00
如图乙中AN地方时是18:00,BN地方时是12:00,CN地方时是6:00,DN地方时是0:00或24: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
eq\o\ac(○,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二分日。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直射点经度确定: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α(南北视具体情况而定)。
(5)确定昼夜长短
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