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背90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会考之必背题目
一、必背选择题:
1.组成核酸的单体是 (A)
A.核苷酸 B.脂肪酸 C.氨基酸 D.丙酮酸
2.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C)
A.分子 B.细胞器 C.细胞 D.组织
3.为探究细胞内化学反应高效有序进行的原因,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4
反应条件
常温下
加热
滴入2滴FeCl3
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
实验现象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很多气泡
大量气泡且快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出 (D)
A.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
B.活细胞以Fe3+为催化剂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活细胞合成酶提高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快
D.活细胞合成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快
4.有丝分裂保持了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原因是 (B)
A.有纺缍体出现 B.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C.有染色体出现 D.核膜消失又重新形成
5.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细胞分化意味着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失去了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分化是由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分化
6.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然后,分别用32P、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检测到32P标记的DNA,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A)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DNA分子只存在于染色体中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一个DNA分子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8.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其中能推断出显性性状的杂交组合是 (C)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表现型及种子数
圆粒
皱粒
A
圆粒×圆粒
108
8
B
皱粒×皱粒
0
102
C
圆粒×圆粒
125
40
D
圆粒×皱粒
152
141
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D.突变的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后代
10.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B.基因突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C.自然选择不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1.右图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运输并作用于相应靶细胞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血糖水平
B.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减少
C.胰岛素直接参与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降低
D.胰岛素只对肝细胞起作用
1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 (D)
A.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都能产生抗体
C.免疫细胞都在骨骼中成熟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b13.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B.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a传递到b
D.兴奋可以从a传递到b,也可以从b传递到a
14.下列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D)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个校园中的全部树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田鼠
15.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一定都是破坏性的
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只有自然因素影响群落的演替,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影响
16.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B)
A. 核苷酸 B 氨基酸 C 葡萄糖 D 脂肪酸
17.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