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23-2024红小豆、玉米间作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
CCSB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123—2024
代替DB14/T1123-2015
红小豆、玉米间作技术规程
2024-11-15发布2025-02-1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T1123—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播前准备 2
6间作播种 2
7田间管理 2
8病虫害防治 3
9收获 3
10生产档案 4
附录A(资料性)红小豆玉米间作主要病虫害防控常用农药列表 5
附录B(资料性)红小豆玉米间作生产档案 6
II
DB14/T11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1123—2015《红小豆、玉米间作技术规程》,与1123—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附录“红小豆玉米间作主要病虫害防控常用农药列表”和“红小豆玉米间作生产档案”;——更改了“整地做畦”(见5.2);
——更改了“品种选择”(见5.4);
——更改了“种植方式”(见6.3);
——更改了“播种密度”(见6.4);
——更改了“中耕除草”(见7.2);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见第8章);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创世植物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彩萍、张耀文、侯小峰、王宏伟、赵雪英、宋瑞军、刘静、候燕嵘、曹旭。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DB14/T1123—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T1123—2024
1
红小豆、玉米间作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小豆、玉米间作技术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品种选择,间作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
本文件适用于红小豆、玉米的间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53玉米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0461小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间作
同一田地上在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2
精量播种
是指在确定种植密度的前提下,对每穴进行单粒播种或双粒播种的种植方式。
3.3
蓄水纳墒
在农闲季节通过有效的耕作措施,改变土壤物理特性达到蓄积水分,提高水分供给能力的方法。
4产地环境
产地要求海拔在900m以下,无霜期大于150d,年降雨量在420mm~600mm。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应分别符合GB3095、GB5084、GB15618的规定。
2
DB14/T1123—2024
5播前准备
5.1蓄水纳墒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土壤深翻25cm~30cm,达到冬季蓄水纳墒目的。
5.2精细整地
春季解冻后,精细旋耕整地备种,旋耕深度15cm~20cm,整地后达到地面平整,土壤上松下实。
5.3重施基肥
间作方式下重施基肥,按每667m2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2m3~2.5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