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PAGE
PAGE16
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爱惜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
一、长江流域概况
1.水量: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约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流域面积:流经我国1/5的陆地面积,培育了我国1/3的人口。
3.农业: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是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一半左右。
4.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5.生态功能: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平安屏障。
[辨一辨]推断下列说法正误。
①长江从源头到四川为长江上游,长4504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
②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从湖口到长江入海口为长江下游。(√)
③金沙江落差约占全长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
④长江河源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四季如春,日照长。(×)
⑤金沙江峡谷地区呈典型的立体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⑥长江主要的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经济开发:
(1)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
(2)推动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
(3)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2.水运开发:
(1)策略: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2)措施: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大体上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
(3)目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3.水能资源开发:
(1)水能资源:长江干支流水能可开发量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
(2)水利工程: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思索】
影响水电站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水量:与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②落差:穿越地区的等高线密集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③开发条件:适宜建坝(一般为峡谷:投资和工程量小;地基坚实,少地质灾难)。
三、长江流域的环境爱惜
1.方针:长江流域建设必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爱惜,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2.目标: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3.爱惜措施:
(1)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3)建立长江生态爱惜补偿机制。
(4)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辨一辨]推断下列说法正误。
①长江流域的水质改善,须要重点爱惜好重要湖泊水库。(√)
②长江生态环境爱惜只能发挥政府作用,消退市场的影响。(×)
③生态补偿的原则是“谁受益谁补偿”。(√)
④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会影响水环境,因此应全面清除野生生物。(×)
关键实力·合作学习
实力1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流域协作开发的分析思路:
基本途径
具体内容
主要目的
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对全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摆脱贫困;加快经济发展;兼顾各国利益
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与合理支配
公允合理运用水资源;区域水电开发与电力贸易
环境的协作爱惜与统筹治理
上下游国家协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2.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经济开发。
(2)航运开发。
(3)水能开发。
长江流域水电站分布(教材P94图3-25)
(1)(区域认知)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分析其水能资源开发的不利自然条件。
提示:地形困难,地势高差大,地域狭窄;地质构造不稳定,自然灾难频发;距市场远;生态环境脆弱。
(2)(综合思维)在一些发达国家,拆除大坝的呼声越来越猛烈,为什么?
提示:大坝的建设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坝体老化,平安隐患增多、库区泥沙淤积,大坝的经济效益下降、能源利用的多样化等。
(202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下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
(GDP)(亿元)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其次产业
第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