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框架梁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框架梁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 标段路堑边坡框架梁锚杆施工作业。
作业准备
施工前应对工点进行地形和施工地质复查核对工作,如地形地质资料与原设计不符时,应提交建设、监理及设计单位处理。
清理表面浮土及松动岩石。
测设定出锚杆孔位。
室内试配M35 水泥砂浆配比。
锚杆施工前,先在强风化地层分别进行一组3 孔的抗拔试验孔,以求出设计地层水泥砂浆与孔壁的实际剪切强度,校核设计选取参数,抗拔试验由施工、设计、监理人员共同参加。若与设计相符, 则指导全面施工。
施工流程
堑顶排水设施→路堑开挖→堑坡整理基槽开挖(护脚基础挖基、护脚基础砌筑)→锚杆(钻孔、清孔、锚杆安装、注浆)→框架(立模、钢筋绑扎、钢套筒垫板、注浆)→封闭锚头、锚杆封闭→堑坡防护工程(种草种灌木)
框架梁锚杆施工
施工前,由测量技术人员按设计要求,把锚孔孔位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0.2m。然后进行边坡清理,根据工作需要搭设工作平台。
格梁节点处锚杆采用φ28HPB400 螺纹钢制作,锚杆间距 2.4m
(2.6m),锚杆与水平夹角25°(下倾),锚杆长8.0-10.0m。锚杆与格梁采用连接钢筋连接,连接钢筋与格梁主筋焊接,支架与锚杆钢筋焊接。
锚杆采用全长锚固式水泥砂浆锚杆,锚杆钻孔直径 110mm, 采用M35 水泥砂浆灌注,注浆压力为 0.2MPa。
钻杆对位时按设计要求摆放钻进角度,并在钻进过程中注意控制钻进角度,锚孔的孔斜度(倾角)误差不超过±2°。钻孔结束后,采用高压风吹孔,清除孔内的粉尘。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成孔质量验收。
锚孔验收合格后,现场严格按室内配制的M35 水泥砂浆配合比搅拌砂浆,要求浆液搅拌均匀,随拌随用。锚杆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施工,水泥选用 P042.5 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注浆压力为 0.2MPa。灌浆时将 M35 水泥砂浆从锚杆底部开始灌注; 水泥浆灌满流出后,以快干水泥砂浆封住孔口,待 5~10 分钟再套上载钣并锁上螺帽。如需进行第二次补浆时, 压力要求控制在0.15~0.45Mpa。
锚杆在安装约24小时后,应将螺帽及载钣旋紧,载钣固定在框架梁上,以保证将承载力均匀传递给锚杆,而不会使锚杆产生弯曲应力。
格梁采用C30 混凝土现场立模施工,格架梁嵌入开挖坡面, 间距 2.4m(2.6m),截面尺寸采用 0.4*0.4m,并设 0.1m 高,0.1m 宽的截水槽。格梁绑扎钢筋前,应在格梁底部设 0.1m 厚 C20 素混凝土垫层。
于每级路堑坡脚以上设 1.53m(2.19m)高的 M7.5 水泥砂浆砌片石护脚,厚 0.4m;坡顶以下非完整格子内设 0.3m 厚 M7.5 水泥砂浆砌片石防护;坡顶设 0.4m 厚M7.5 水泥砂浆砌片错台。护脚及护坡顶部在每个节点对应位置处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 100mmPVC 管, 孔后包裹 0.2*0.2m 透水土工布,排水坡向外 4%。每个泄水孔后0.5*0.5m 范围内设置砂夹卵石反滤层,厚 0.3m。
处护脚外,其余格子内铺正六边形C25 素混凝土孔心块,空心块内客土植草并种植灌木防护,客土采用清表土,或掺加一定肥料的新黄土,灌木每块空心块设置一株。
格梁每 10.18(11.03m)一个单元,单元间格梁中间、护脚及护坡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 0.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劳力组织
劳动力组织表
工
工
种
数量
备
注
风钻机手
8 人
4 套设备
锚杆制作、钢筋加工
4 人
框架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框架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18 人
包括锚杆安装、灌浆作业人员 5 人
其他辅助人员
7-10 人
坡面清理、框架梁槽开挖等
张拉压浆人员
8 人
负责张拉和压浆
技术人员
2 人
负责现场测量放样、质量控制等技术作业
机械设备配置
机械设备配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
数 量
备
注
风动凿岩机
2 台
根据锚杆打设深度、直径配备钻头
潜空钻
1 台
电动灌浆机
1 台
锚杆灌浆
砂浆搅拌机
200L
1 台
锚杆砂浆拌和
空气压缩机
9m3
1 台
千斤顶
1 套
150T
柴油发电机
75kw
1 套
提供施工用电
施工吊蓝及配套器具
1 套
设备提升
钢筋加工设备
7.技术要求及检测
1 套
锚杆加工、框架梁钢筋加工
锚杆的材料材质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根据有关规范进行检验。
锚杆的位置、孔径、倾角、深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如下表锚杆孔位置、孔径、倾角、深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位置
±200mm
1 处
全站仪测量
2
孔径
+10,0mm
2 处
尺量
3
倾角
±2°
1 处
导杆法量
4
深度
+200mm
1 点
尺量钻杆长
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锚点放线,确保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