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用手抓住击打过的音叉后,音叉(??)。
A.继续发出声音?????B.停止发音?????C.声音变轻
2.下面几种做法中,(??)不能发出声音。
A.敲击鼓面?????B.弹奏钢琴?????C.按压皮筋
3.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编钟,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强?????C.越低
4.如图,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不接触水槽壁),我们能听到“砰砰”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A.水不能传播声音????B.水能传播声音????C.无法确定
5.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
A.传声?????B.导电?????C.通风
6.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的。
A.振动?????B.摆动?????C.运动
7.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做法是(?)。
A.拉伸皮筋??????B.按压皮筋??????C.弹拨皮筋
8.下列音阶中音最高的是(??)。
A.哆?????B.发?????C.索
9.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用遥控器把声音调大了一些。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的(??)。
A.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B.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C.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
10.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
1.通常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中的传播速度之,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均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古筝的琴弦越粗的,振动的就越慢,音高就越(???)。
3.中耳部分包含有一个薄薄的半透明的膜叫作(???),与它相连的、像骨头一样的东西叫(???)。
4.我们可以用碗、(???)等材料制作小乐器。
5.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有关。
6.影响弦乐器的弦的音高因素有(???)等。
7.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没有(???)。
8.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9.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到音叉的(???)引起了水的波动。这种现象说明,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10.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请按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2)请按1→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的“土电话”主要是依靠空气传播,我们才听到声音的。(??)
2.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3.声音越强,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5.有些物体发声时,我们看不到它在振动,这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不振动发出声音。(??)
6.动物的发声与振动无关。(?)
7.水里发出的声音我们是不可能听到的。(?)
8.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9.描述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等词汇。(??)
10.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2.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
3.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
4.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
5.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