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的选型介绍.pdf
板式热交换器的选型介绍板式热交换器的选型介绍
一、板换选型计算的影响因素
在板换的选型计算中,应向厂家提供如下参数:换热量、介质名
称、冷热介质进出口温度、压力等参数,特殊介质还需要提供密度、
比热容、粘度、导热系数等参数。其中压力降直接影响到板式换热器
的大小,如果有较大的允许压力降,则可能减少换热器的成本,但会
损失泵的功率,增加运行费用。在水-水换热情况下,允许压力降一
般在20∽100KPa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板式换热器选型必须兼顾传热
和压降。
二、板式换热器的板型选择
1、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
力大的板型;
2、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全焊式;
3、确定板型时不易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
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三、板式换热器流程和流道的选择
常见的板式换热器通道有以下五种形式:全为H通道、全为M
通道、全为L通道、H通道与M通道组合、M通道与L通道组合,后
两种通道形式的热工计算称为热混计算。
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
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
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
的不同组合。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
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
到较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统相等或接近时
传热系统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
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
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压降校核实验,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
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
压降,需要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板式热交换器的选型介绍板式热交换器的选型介绍
一、板换选型计算的影响因素
在板换的选型计算中,应向厂家提供如下参数:换热量、介质名
称、冷热介质进出口温度、压力等参数,特殊介质还需要提供密度、
比热容、粘度、导热系数等参数。其中压力降直接影响到板式换热器
的大小,如果有较大的允许压力降,则可能减少换热器的成本,但会
损失泵的功率,增加运行费用。在水-水换热情况下,允许压力降一
般在20∽100KPa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板式换热器选型必须兼顾传热
和压降。
二、板式换热器的板型选择
1、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
力大的板型;
2、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全焊式;
3、确定板型时不易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
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三、板式换热器流程和流道的选择
常见的板式换热器通道有以下五种形式:全为H通道、全为M
通道、全为L通道、H通道与M通道组合、M通道与L通道组合,后
两种通道形式的热工计算称为热混计算。
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
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
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
的不同组合。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
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
到较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统相等或接近时
传热系统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
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
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压降校核实验,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
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
压降,需要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