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主干课复习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力资源开发》复习大纲
一、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的核心。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或组织的重要管理职能之一,是培养人才及组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开发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实践领域,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流程和工具等。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理解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课程考核方式和题型设置:
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题型包括六种,即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设计题或案例分析题。各种题型的分值为:判断题10分,包括5个小题;填空题20分,包括10个小题;名词解释题15分,包括5个小题;简答题30分,包括5个小题;论述题10分,包括1个小题;设计题或案例分析题15分,包括1个小题。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四、课程知识要点: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导论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概述
重点内容:
(一) 人力资源开发概念的提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活动被列入研究主题,最早出现于科学管理运动和工业心理学研究中。人力资源开发概念是由美国学者Harbison和Myers在他们1964年出版的《教育、人力和经济增长: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美国学者纳德勒(L. Nadler)于20世纪60年代从企业视角对人力资源开发概念进行界定,并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个研究领域。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最早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局限于组织内部,而是从广义上界定人力资源开发的,即人力资源开发不但包括企业或组织中的培训,还包含各级正规教育、自我开发,以及改善人口健康的各种活动。纳德勒是最早从组织角度来定义人力资源开发的,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由雇主提供的有组织的学习体验,其目的是为了改进员工绩效和为个人发展提供可能性。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领域:培训与开发、管理开发、职业生涯开发、组织开发、绩效改进与提升。
(四)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员工和组织的学习能力、满足员工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演变与发展
重点内容:
(一)原始社会简单的模仿和学习:基本特点是有意识的模仿,这种有意识的过程并未演变为完整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人类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还处于原始时期。
(二)古代的学徒制及早期的教育:学徒制是学徒向师傅学习手艺,在学徒期很少或根本不拿工资。
(三)早期的职业教育与企业学校:19世纪的工业化,催生了早期职业教育与工厂学校的产生。
(四)培训职业的建立与专业培训师的产生:二战后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五)组织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20世纪90年代关注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与组织战略和目标相配合,企业也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开发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结构
重点内容:
本节重点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组织结构设计的不同的模式,主要模式有培训学院模式、客户培训模式、矩阵培训模式、企业大学模式和虚拟培训组织模式。
第四节 人力资源开发人员
重点内容:
企业中承担人力资源开发职责的人员有高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人员、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以及受训员工本人。要掌握各类人员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责,特别是部门经理和专业人士的职责。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重点内容:
(一)学习的含义: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认知结构的较为持久的变化。学习是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学习可分为教育情境中的学习与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使学习者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日常情境中的学习一般是没有计划的、非正式的,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习的结果:布鲁姆将学习分为三类: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心因动作学习。R. M. 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学习过程:按照信息加工理论,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预期、知觉、加工存储、语义编码、记忆、推广、满足等阶段。
(四)学习的条件:学习的条件可分为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大类。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重点内容:
(一)学习理论是选择教学策略、手段与技术的基础。
(二)学习理论及其研究通常提供了有关教学成分与教学设计之间关系的信息,指明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怎样实现与特定的教学情境及其学习者特征相吻合。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必须了解学习理论,以懂得在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要选择某一种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等。
(三)重点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及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第三节 成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