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课后复习题(1).docx
PAGE
1-
行政伦理学课后复习题(1)
第一章行政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行政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1)行政伦理学是研究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学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行政活动的日益复杂,行政伦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2020年全球公务员道德状况调查报告》,全球公务员道德指数平均为58.9,显示道德状况仍有提升空间。
(2)行政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公共利益、忠诚、责任、公正等。公共利益是行政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行政人员应当以公众利益为重,而不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以美国为例,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任期间,积极推动绿色出行和环保政策,提升了城市公共福祉。
(3)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行政腐败、权力滥用、道德风险等问题。行政腐败是公共行政领域的严重问题,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中国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自2012年以来,查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达数百人,有力地打击了腐败现象。
第二章行政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行政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1)行政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和权利理论。功利主义认为,行政决策应当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目标,强调行为的结果。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其著作《功利主义》中提出,道德行为应当基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例如,在疫情防控中,政府采取封锁措施虽然短期内给民众生活带来不便,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控制疫情,保护公众健康。
(2)康德主义强调道德行为的自律性和普遍性,主张道德规范应当具有普遍适用性。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当遵循“道德律令”,即行为必须符合普遍的道德原则。在公共行政领域,康德主义强调行政人员应当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坚守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以美国前司法部长埃里克·赫特纳为例,他在处理司法案件时,始终坚持公正原则,拒绝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
(3)权利理论认为,道德行为应当尊重和保护个人权利。这种理论强调,行政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美国宪法学家罗纳德·德沃金在其著作《法律帝国》中提出,政府应当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以实现社会正义。在公共行政实践中,权利理论要求行政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充分考虑公民的权利和利益,避免权力滥用。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应当尊重公民的环境权利,制定合理的环保政策,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第三章行政伦理学的实践应用
第三章行政伦理学的实践应用
(1)行政伦理学的实践应用在公共行政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有助于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根据《2019年全球采购透明度指数报告》,全球采购透明度平均得分为49.2,显示在提升采购透明度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如我国在实施“阳光采购”政策后,政府采购透明度显著提高,有效减少了腐败现象。
(2)在政府监管方面,行政伦理学的实践应用体现在监管部门应当遵循公正、客观、公平的原则,确保监管行为的合法性。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审批新药时,严格遵循科学审查原则,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在我国,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如加强反垄断执法,保护消费者权益。
(3)在公务员选拔和培训过程中,行政伦理学的实践应用体现在强调公正、公平的选拔机制,以及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根据《2018年全球公务员道德状况调查报告》,全球公务员道德指数平均为60.5,显示在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方面仍需加强。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不断完善,如引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机制,提高选拔透明度。同时,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公务员的职业素养,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