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电子测量技术三.ppt

发布:2017-06-03约1.97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频率时间测量; ;1、天文时标;天文时标的不足 设备庞大、操作麻烦; 观测时间长; 准确度有限;(2)原子时标的定义;原子钟 原子时标的实物仪器,可用于时间、频率标准的发布和比对。 铯原子钟 准确度:10-13~10-14。 大铯钟,专用实验室高稳定度频率基准;小铯钟,频率工作基准。 铷原子钟 准确度: 10-11,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作为工作基准。 氢原子钟 短期稳定度高:10-14~10-15,但准确度较低(10-12)。;电子计数器内部时间、频率基准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为基准信号源。 基于压电效应产生稳定的频率输出。但是晶振频率易受温度影响(其频率-温度特性曲线有拐点,在拐点处最平坦),普通晶体频率准确度为10-5。 采用温度补偿或恒温措施(恒定在拐点处的温度)可得到高稳定、高准确的频率输出。 ;差频法;下面介绍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按功能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通用计数器: (2)频率计数器: (3)时间计数器: (4)特种计数器:;多功能计数器;函数发生器/计数器;频率计;;通用电子计数器的组成框图:;通用计数器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输入通道:通常有A、B、C多个通道,以实现不同的测量功能。输入通道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整形等(但保持频率不变),得到适合计数的脉冲信号。 门控电路:完成计数的闸门控制作用。 计数与显示电路:计数电路是通用计数器的核心电路,完成脉冲计数;显示电路将计数结果(反映测量结果)以数字方式显示出来 时基产生电路:产生机内时间、频率测量的基准,即时间测量的时标和频率测量的闸门信号。 控制电路:控制协调整机工作,即准备?测量?显示。;(fx由A通道输入,内部时基);例如: 闸门时间Ts=1s,若计数值N=10000,则显示fx为? 如闸门时间Ts=0.1s,则计数值N=1000,则显示fx为?;二、误差分析;(1)、;(2)、标准频率误差;(3)、结论:a、fx愈大则误差愈小,;(P106,3-6);除了固有误差外, fx受噪声和干扰影响引起测量误差;三、测量频率范围的扩大;例如: 若fx=1234.567890MHz,标准频率fc=100MHz。 ;一、测周原理;Tx内脉冲数;(1)、Tx增大,;  例如, 某计数式频率计, |Δfc|/fc=2×10-7,在测量周 期时, 取Tc=1 μs,则当Tx=1 s时;2、触发误差的影响;10T’x;结论:;三、中界频率;   m:测周时的周期倍乘。 n:测频时的闸门时间扩大倍数;一、时间间隔测量原理;触发器;时间间隔测量模式工作波形图:;VB;2、相位差的测量;二、误差分析;  【例3-3】 某计数器最高标准频率fc max=10 MHz,要求最大相对误差γmax=±1%,若仅考虑量化误差, 试确定用该计数器测量的最小时间间隔Tmin。  ;减小±1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关键;对于±1字量化误差来说:  ;二、多周期同步法;图3-12 倒数计数器原理电路框图;主门I 与计数器I :测周模式; 准确的Tx为: Tx=T0+T1-T2 实现T1-T2的测量 ; 若T1、T2均扩展k倍,采用同一个时标(设为 )分别测量T0、kT1、kT2,设计数值分别为:N0、N1、N2, 则: ;2、时间扩展电路 ◆时间扩展电路 如右图所示: ◆工作原理 以恒流源对电容 器C充电,设充电时 间为T1,而以(k-1)T1 (可近似为kT1)时间缓慢放电,当放电到原电平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T1’=T1+(k-1)T1=kT1,即得到T1的k倍时间扩展。在kT1时间内对时标计数。;图3-13 内插测量的信号关系;◆例如,扩展器控制的开门时间为T1的1000??, 即: T’1=1000T1 在T’1时间内对时标 计数得N1,则 类似地: T’2=1000T2 在T’2时间内对时标 计数得N2,则 于是: 内插后测量分辨力提高了1000倍。 ;  由此可见, 虽然在测T1、T2时依然存在±1误差, 但其相对大小可缩小1000倍, 使计数器的分辨力提高了三个数量级。 例如: 若标准时钟的周期T0=100ns, 则普通计数器的分辨力不会超过100 ns, 内插后其分辨力提高到0.1 ns, 这相当于普通计数器用10 GHz时钟时的分辨力, 测量准确度大大提高。 ;计数器的发展趋势简介;1、电桥法:;2、谐振法;3、差频法;各种测量方法有着不同的实现原理,其复杂程度不同。 各种测量方法有着不同的测量准确度和适用的频率范围。 数字化电子计数器法是时间、频率测量的主要方法,是本章的重点。 ;频率比的测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