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数据备份还原(2014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三数据备份还原与数据转移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学习使用管理器平台对数据进行各种类型的备份和还原,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转储操作,基本要求包括:了解备份设备的作用,会使用备份设备;了解备份的类型和适用范围;学会用管理器平台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备份、还原;学会用管理器平台对数据库进行各种类型的数据转换。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备份。备份就是指对数据库或事务日志进行复制,数据库备份记录了在进行备份这一操作时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状态。如果数据库因意外而损坏,这些备份文件将在数据库恢复时被用于恢复数据库。备份设备。备份或还原操作中使用的磁带或磁盘文件,备份设备是用来存储数据库、事务日志或文件和文件组的存储介质。备份设备名称分逻辑设备名称和物理设备名称。如逻辑设备名称为sm_bckup,而它的物理设备名称为d:\temp\sm.bak。备份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和事务日志还原。数据库还原就是将数据库备份加载到系统的过程。还原数据库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库备份文件自动创建数据库结构,并且还原数据库备份的数据。数据库备份对象数据库:对整个数据对象及状态进行备份。文件和文件组:是指对数据库文件或文件组进行备份,与数据库备份不同的是,它不对事务日志进行备份。一般在完成文件或文件组备份后,应再进行事务日志备份数据库备份类型完全备份。完全备份是对数据库的完整备份,包括所有的数据以及数据库对象。优点;数据备份完整;恢复操作容易。缺点:速度较慢;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适用场合:数据不是非常重要;损坏的数据手工恢复较容易;数据库变化频率不高。事务日志备份。事务日志备份是指对数据库发生的事务日志进行备份,包括从上次进行事务日志备份、差异备份或数据库完全备份之后所有已经完成的事务。事务日志备份包括:数据库备份和事务日志备份.优点:速度快,占磁盘空间小。缺点:数据恢复麻烦;数据恢复时,需要由完全备份才能进行恢复操作,若执行了非日志操作则以前的事务日志备份便失去意义,需要重新做完全备份。选用场合:不允许在最近一次数据库备份之后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备份时间有限制;数据库变化较为频繁时。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将最近一次数据库完全备份后发生的数据变化备份起来,因此差异备份实际上是一种增量数据库备份。优点:时间少,占磁盘空间小缺点:恢复时较复杂,且需要有一个完全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份指对数据库某一文件或文件组进行备份,但它不像完全备份那样同时也时行事务日志备份。使用该备份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库还原速度,因为它仅对遭到破坏的文件或文件组进行还原。在使用文件和文件组进行还原时,仍要求有一个自上次备份以来的事务日志备份来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故在进行完文件和文件组备份后,应再进行事务日志备份,否则,备份在文件和文件组备份中的数据库变化将无效。备份策略。备份策略是一种常用的备份策略。首先,有规律地进行数据库备份,如每日一次。其次。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做差异备份,如3小时一次。最后在两次差异备份这间按一定频度做事务日志备份。用户数据库的分离与附加分离数据库是将数据库从服务器实例中删除,但是该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依然保持不变,这样可以将该数据库附加到其它SQL Server实例中。数据导入导出如果需要将数据从OLE DB兼容的数据源快速的转移到某个目的地,可以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Integration Services(SSIS),SSIS生成高性能数据集成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仓库的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包),平台的导入和导出向导,以执行少量的数据转移功能,通过向导提供的选项可以选中所希望转移的数据表,向导还提供一个选项将整个数据转移过程封装到单个事务中。数据源:用户指定的源数据位置,数据从源被移到数据目标。源通常指向SSIS中的连接管理器。通过指向连接管理器.用户可以在整个包中重用连接。共有6种可以使用的源,分别是OLE DB源(SQL Server、Access、Oracle和DB2)、Excel源、XML源、平面文件源、Datareader源及原始文件源。数据目标:接收来自数据源和来自转换过程的数据。SSIS中可用的数据目标有8种,分别是OLE DB目标(SQL Server、Access、Oracle和DB2)、Excel目标、XML目标、平面文件目标、Datareader目标及原始文件目标。实验内容及步骤准备实验数据库本次实验需要使用示例数据库,下面演示将stuManage.bak数据库备份文件恢复至实验环境中:启动并登录SSMS(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下同),在主界面“对象资源管理器”树形列表中右键单击“数据库”,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还原数据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