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5T 3867-2025基于无人机的紫花苜蓿田间智能监测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9约4.7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867—2025

基于无人机的紫花苜蓿田间智能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intelligentfieldmonitoringofalfalfagermplasmresourcesbasedonunmannedaerialvehicle

2025-02-17发布2025-03-17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867—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卫波、张东彦、李梓尧、程涛、夏红岩、白卓安、米丽、苑峰、刘亚玲、李昊峰、张丽敏。

DB15/T3867—2025

1

基于无人机的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田间智能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无人机的紫花苜蓿田间表型监测技术的相关监测设备、方法及图像处理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田间评价与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GB208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

CH/TNY/T

NY/T

3005

1459

2127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

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航向重叠navigationoverlap

本航线内相邻像片上具有同一地区影像的部分占整个像片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旁向重叠lateraloverlap

相邻航线的相邻像片上具有同一地区影像的部分占整个像片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无人机设备要求

配备有一体式云台相机、激光雷达、GNSS-RTK定位功能的无人机。

控制系统为北斗或GPS,包含定位、气压高度传感、3轴陀螺仪和3轴加速度计。

最大飞行高度不高于100m,最大载重不小于500g。

最大抗风速度小于12m/s。

最长飞行时间(无风环境大于20min,最长悬停时间(无风环境)大于10min。

遥控器最大遥控距离大于1500m,续航时间3h。

2

DB15/T3867—2025

4.7云台可控转动范围:-90°~+35°。

4.8可见光影像传感器像素不小于1500万,多光谱影像传感器像素不小于100万。

4.9旁向重叠率、航向重叠率可根据实际飞行需求进行调节。

5作业要求

5.1监测时间

晴朗无云或少云且风力小于4级的天气,监测时间按照CH/Z3005执行。

5.2监测角度

云台倾角-90°,镜头与植株冠层平面垂直。

5.3飞行高度

15m~30m。

5.4航线规划

确保航线作业区完整覆盖监测目标区;为保证影像能够完整拼接,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均≥70%;确认飞行作业区内无禁飞区、限高区、建筑物、高压线及其他干扰因素,避免无人机受损或监测目标影像被遮挡;根据需求选择传感器及其参数。

5.5影像获取

获取方式按照CH/T3005执行。

6田间监测指标及方法

6.1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重复数、保护行设计、播种方式按照NY/T2127执行。

6.2监测时期

株高全生育期监测,鲜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监测在初花期进行。

6.3株高

测量从地面至植株最高部位的自然高度记为株高,并做好标记。

6.4地上部鲜重

初花期刈割,留茬5cm,测量面积、测量方法、重复数按照NY/T2127执行,并做好标记。

6.5冠层酸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