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T/T 645-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相邻槽形托辊组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pdf

发布:2017-04-02约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T/r 645一1997 前 言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5293:1981K输送机胶带— 等长度三节托辊过渡段距离的计算公式》制定的。现命名为《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相邻槽形托辊组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使标准名称更为直观、明确。 并取消了国际标准中“0引言。增加了计算输送带弹性模量的附录B和弹性模量测试参考值的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本标准起草人:华英芬。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负责解释。 MT/T 645一1997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协会(ISO协会成员)的一个世界性的联合组织,编制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通过ISO的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一个协会成员如关注技术委员会提出的科目,则有权利成为这个委员会的代表,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在与ISO取得联系后,也参加编制国际标准的工作。 技术委员会通过批准的国际标准草案,在国际标准组织理事会批准为国际标准之前,在各成员国中传阅通过。 国际标准ISO 5293是由ISO/TC 41滚筒和胶带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并于1980年8月在各成员国中传阅。它已被以下成员国通过。 澳大利亚 意大利 西班牙 奥地利 日本 瑞典 加拿大 朝鲜 英国 阿拉伯共和国(埃及) 荷兰 美国 芬兰 娜威 苏联 法国 罗马尼亚 印度 南非共和国 以下成员国成员在技术范围文献方面表示不同意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相邻槽形 托辊组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 Conveyor belts-Formula for transition distance on three equal length idler rolers-For coal mining MT/T645一1997eqv ISO 5293:198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相邻槽形托辊组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也适用于选煤等作业场所用带式输送机滚简与相邻槽形托辊组之间的距离计算。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过渡段距离 transition distance 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相邻槽形托辊组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内,输送带从槽形变为平坦形,或相反,从平坦形变成槽形。2.2槽形托辊组 troughed idler set 由3节等长度托辊组成的槽形托辊组。 3 计算过渡段距离的公式 计算过渡段距离公式如下: L,=。,707V M/AT 1/ ···············??(1)式中:L,— 过渡段距离,m; V— 在过渡段中输送带边缘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距离(见图I),m; M— 输送带最大张力时测定的弹性模量,N/mm;OT— 过渡段输送带边缘的应力引起的附加张力,N/mm;公式的推导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一11一10批准 1998一04一01实施 MT/T 645一1997 计算过渡段距离时应保证:— 过渡段边缘的最大张力不超过输送带最大张力的130Y. a— 防止输送带中心部翘曲。 4 过渡段距离计算公式的应用 计算过渡段距离时,MY和△1值确定如下:输送带弹性模量M由输送带制造厂提供,亦可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所列公式计算或附录C(提示的附录)作为参考 输送带边缘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距离V根据托辊组槽形角x(见图1)和滚筒上平面在托辊组槽形深度中所处位置计算而得。常规情况有如 月.. 0 门产﹂ 4. 值4. 下两种:4.2.1 滚筒与中间托辊上平面呈同一平面(见图2),v=bsin刀3·····························??(2)式中:b 输送带宽度,m;A— 托辊组槽形角,(。)。 一4.2.2 滚筒上平面在托辊组槽深的1/3处,v相等于2/3 2 bsind v一3 X一3-一槽形全深度(见图3)。则bsinA4.5 4. 3 02值 以过渡段输送带的计算张力与其最大额定张力T,的比率,按表1选择输送带边缘的附加张力△T(如必要时,插人法计算),N/mm, 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