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谱分析(紫外、红外、拉曼).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光谱分析
1.1 概述
1.2 紫外光谱
1.3 红外光谱
1.4 拉曼光谱
1.1 概述
1.1.1一般光谱分析方法
光谱分析法: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辐射能量。当
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电磁波的电矢量就会与被照射物体的原
子和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利用这种相互作用引起被照射物体
内分子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并产生特征能级之间的跃迁进行
分析的方法,称为光谱分析法。
若不涉及特征能级之间的跃迁,只运用照射光的方向及
物体某些物理性质的变化 (如折射、反射、散射、偏振、二
色性等),这样的方法称为非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方法分类
(1)按物质吸收或产生的辐射能分类,即按照物质吸收
或产生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可分为X射线光谱、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微波光谱、拉曼光谱和核磁共振等。
(2)按作用物质的微粒分类,即按照被测物质的组成可
将光谱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3 )按照分子或原子的能级跃迁的方向分类,可将光
谱分为两类,即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物质吸收或产生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
电磁波与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会产生跃迁(能量变化),
跃迁取决于入射波的能量或波长。电磁波是连续的,但人们
对不同部分给予不同名称,每一部分有它的应用。
物质吸收或产生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
γ射线——核内能态间的跃迁,高分子很少涉及。
x射线——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内能级谱。
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电子光谱。
红外光谱——不足以激发电子,只能改变分子中化学键
的振动能级,振-转光谱。
电子自旋共振谱和核磁共振谱——微波和无线电波只能
引起小分子的转动能级的变化,难于观察。磁场中,辐
射线与电子自旋或核自旋产生强烈的偶合或共振。
物质吸收或产生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
分子光谱与原子光谱
(一)原子的运动与原子光谱
原子的运动主要是电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原子运动
的能量称为电子能,它是由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运动、电
子与电子之间的作用以及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作用所产生
的。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谱。当
原子受光源辐照时,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产生原子
吸收光谱;而当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原子发
射光谱。
(二)分子的运动与分子光谱
分子内部运动能 (ΔE)与电磁辐射的吸收和发射有关,即
ΔE= E转动+E振动+E电子
三种运动形式的能级差E电子 E振动 E转动。
分子光谱是由分子内部运动的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当光
源照射某一分子时,分子会选择吸收某一频率的光而从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而产生分子吸收光谱。相反,当分子从高能
级跃迁至低能级时就产生发射光谱。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能Ee
△E =1-20eV
分子 e
内部
原子核的振动——振动能Ev
的三
种运 △E =0.05-1eV
v
动形
式 原子核的转动——转动能Er
△E =10-4-0.05eV
r
(三)分子光谱与原子光谱的区别
原子光谱是由一组不连续的波长谱线组成的线状谱,称
为不连续光谱。每种原子由于电子结构不同,因此都具有自
己的特征谱线。
分子光谱是由连续波长的谱带组成的带状谱,称为连续
光谱。分子光谱与原子光谱产生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比原
子多了两种运动形式的能量变化即振动能和转动能。
分子或原子的能级跃迁的方向
吸收光谱 紫外、红外吸收光谱
分子吸收光能从低能级(基态)跃迁到高能
级(激发态)
光
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