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茶陵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及编制说明.pdf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XXXX—202
茶陵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修订)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ductionofChalingPurpleSkinGarlic
202-XX-发布202-XX-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育苗1
5田间管理3
6病虫害防治4
7采收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对于DB43/T322-2006《茶陵紫皮大蒜栽培技术
规程》进行修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修订单位:株洲市农业农村局、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茶陵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修订人:何长征、刘头明、艾辛、吴嘉垲、周建军、王延周
茶陵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陵紫皮大蒜的术语定义、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
技术要求和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茶陵紫皮大蒜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8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符合NY/T391-2021的要求。
4地块选择
选择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忌与葱蒜类作物连作。
5整地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2018要求。每亩撒施生物有机肥5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N:
PO:KO15-15-15)50公斤翻耕土壤,翻耕深度25厘米,整细整平后作畦,畦宽135厘米,
252
沟宽25~30厘米,沟深25~30厘米。
6种蒜处理
选择饱满、肥大、无破损、无病虫害危害的蒜球做种蒜。剥去蒜球茎盘和鳞叶后,将蒜
瓣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小时,捞出
晾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种。
7播种盖膜
7.1播种时间
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播种
7.2播种方法
开浅沟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2厘米沿垂直栽培畦走向开3厘米深的播种沟,按株距
10厘米插入种瓣,种瓣的背腹线朝向与播种沟的走向一致,播种后耙平畦面覆土盖种,播种
完毕,浇足底水。
每亩用33%二甲戊乐灵乳油100毫升+50%乙草胺乳油150毫升+24%乙氧氟草醚乳
油40毫升;部分恶性杂草较多的地块,可选用33%二甲戊乐灵乳油200毫升+38%噁草酮
悬浮剂180毫升兑水60公斤在畦面上均匀喷雾。
7.3覆膜方法
盖上宽度为160厘米地膜,地膜要紧贴地面,四周封严压实。
8田间管理
8.1放苗
当20~30%的大蒜幼芽出土时,要进行放苗,可在清早用浸水的麻袋压在膜上拖拉或用
扫帚轻拍地膜,蒜芽即可透过地膜,可用连拉(或拍)2~3天。少量蒜芽不能顶出地膜,
可用铁钩人工放苗。
8.2水分管理
土壤干燥时,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在蒜薹和蒜头采收前一周不要灌水。春季雨
水多时要注意清沟排渍。
8.3养分管理
2月中旬,气温回升时,每亩结合自然降雨在垄沟内撒施获随水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