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档案信息化建设(2020版).pdf
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一节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档案资源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发挥档案资源作用,
推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档案信息化建设对加快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
会步伐,促进档案工作数字转型,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
档案信息化建设推了档案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业务到管理服务手段的全面
创新,是影响档案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
2000年,《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出“要坚持依靠科教振兴档案事
业的方针,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明确下来。
2002年,国家档案局出台《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档案信息化的基础
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应用系统和标准规范化建设等目标任务。2004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
见》,明确将档案信息资源纳入社会信息资源范畴,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
出要求。2005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开始从国家宏
观层面规划和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2012年,国家档案局提出馆藏档案数字化10年
“翻两番”的目标。2013年,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
部署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
浙江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
理,1988年,浙江省档案局成功研制”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全国获奖。1998年,
浙江省启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国家试点。2003年,浙江省档案局(馆)
努力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化技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此后,全省档案信
息化建设开始迈入快车道。2005年,浙江省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项目纳入浙江省
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2009年,浙江省在全国创新实施档案登记备份制度,带了
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等基础工作。2012年4月,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档案与电子
文件登记备份工作现场会,推广浙江的创新经验。2015年,浙江省数字档案馆(室)
建设推进会召开。2017年,浙江省部署开展“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
标志着档案工作数字转型全面启,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态过程。基于不同角度和定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有多种表述和称谓。概括地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生成、管理、开
发利用档案的过程。
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以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
案事业发展要求为导向,以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
心,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为目标,以人才队伍、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
度等为保障的信息化工作体系。
档案信息化建设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概念
信息化是一个渐进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应用领域拓展等变化而不
断深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每一次发展变化既是以前阶段的结果,
也是新阶段的起点。因此,不能用静态的眼光衡量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档案信息化水
平。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前提
积极应用好各种信息技术,既是开展档案信息化的前提,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将是全方位、全覆盖的,涵
盖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档案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或档案资源数字化。在档案信息化建设
过程中,除了技术因素,还有法规政策、管理制度、人才队伍等诸多非技术因素在
起作用。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开
发利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就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对档案工作提出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