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docx

发布:2023-12-25约3.2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测物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并依据物体的沉浮特征分类。

2.对沉出现象有探究的爱好。

活动预备:

1.每人两人一份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玩具、有盖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针、铁夹子等。个人记录表两人一份(见附表)。

2.每组1大盆装水,1块擦手毛巾。

3.集体记录表和沉浮字卡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沉出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爱好。

1.老师:看一看我这里有两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假如把石头和泡沫板放到水里会怎样呢?

2.请个别幼儿来轻轻的放到水里,认真看它怎么样了?

3.老师:出示字卡,一起用动作来做一做沉和浮。这里画了一杯水,谁来贴一下沉下去的时候物体在水中的位置?浮起来是物体在水中的位置?适当订正不对的。

4.老师小结:像泡沫板一样飘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头一样没在水中的叫沉。

(二)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商量记录方法。

1.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东西也想去水里,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个会沉下去,哪个会浮起来?(幼儿猜想)

2.了解活动记录单。老师出示幼儿操作记录单:你们见过这样的表格吗?表上的问号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表格上的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3.商量记录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觉得哪个可以表示沉?哪个表示浮?老师依据幼儿的猜想进行记录。

(三)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探究并记录沉出现象。

1.老师:现在要请大家来做试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交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把东西放入水中,一人进行记录。放的小伙伴每次选一个东西,轻轻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让他在水中,不要拿出来了,记录的小伙伴看好放的是哪个,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进行记录。(认一认小伙伴的记录表)

2.两人合作探究沉浮并记录。

(四)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沟通、分类。

1.老师:你猜对了吗?经过试验,结果怎样?(老师依据幼儿的试验结果,在集体记录表中队每个物体逐一进行沉与浮的状况记录。)

2.老师:现在我们给这些东西来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呢?(引导幼儿依据沉与浮进行分类,每组有两个小筐,请把能沉下去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来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上的筐里)

3.幼儿把材料按沉和浮分类,刚才还有问题的小伙伴可以到老师这边再来试试。

4.沟通:大家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五)小结,扩展幼儿阅历。

老师:今日我们发觉了把物体放到水里,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现来。你还看见过哪些东西是浮在水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知大家。假如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过来试试。(轮船、鸭子等是浮的,石头等是沉的)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猎取有关弹性的科学阅历。

(2)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育关怀四周事物的习惯。

(3)在沟通活动中能留意倾听并尊敬同伴的讲话。

(4)积极参加探究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胜利欢乐。

活动预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测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形状改变。

B、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的探究发觉,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

提问:在玩的时候发觉了什么?你是怎样发觉的?

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改变,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复原原来的外形。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觉很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

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很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

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究,给幼儿留出探究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予以幼儿较宽松的氛围,老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舞者,合,引导者,上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实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溶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爱好。

4、进展动手观测力、操作技能,掌控简约的试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活动预备:

冰块假设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音乐《娃娃滑冰》

活动过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