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力与运动》全章整合与提升练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由题意知,0~t1时间内,小明加速向上运动,所以f>G;t1~t2时间内,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明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t2~t3时间内小明减速向上运动,f<G。 【答案】C * * * 第七章 力与运动 HK版 八年级下 全章整合与提升 D A D 1 2 3 4 5 6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等于 7 B B 11 12 C 10 8 9 A C C 14 15 13 C C 1.[2018·内江]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 全章整合与提升 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 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伽利略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如图,悬挂于O点的轻绳下端系有小球,不计阻力,它在竖直平面内的A、B两点之间来回自由摆动,当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时,若一切外力突然 消失,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状态 B.沿AB弧的切线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由题意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A、B两点之间来回自由摆动,A、B两点为最高点,速度为零,当小球摆到B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答案】A 3.[2019·凉山]在凉山州举行的中小学运动会中,来自各校的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中涉及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时,球在空中飞行,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落向地面 B.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D.足球比赛时,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惯性 全章整合与提升 D 4.我国已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国家。“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具有的惯性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地球上具有的惯性。 等于 全章整合与提升 5.[2018·河南]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运动后,A、B两物体________(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小车停止运动前,A、B物体和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接触面上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 【答案】不会;A、B都具有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6.如图所示,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斧子就被套紧了,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解: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前,斧子和手柄具有向下的速度;当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时,手柄停住了,由于惯性,斧子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斧子就被套紧了。 全章整合与提升 7.[中考·随州]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和“减速”中的哪种状态。车顶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C的受力示意图。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根据惯性知识,由图可知汽车做的是减速运动,则木箱C由于惯性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后的摩擦力,木箱C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解:如图所示。 8.踢毽子是一项对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毽子被踢出后竖直上升又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均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若毽子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F1、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f作用,合力F1=G+f; 毽子在下落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作用,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