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航电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机载电气线路故障检测与诊断PPT教学课件.pptx
;
5.1机载电气线路故障现象
5.2机载电气线路常规检查方法
5.3机载电气线路故障检测倒推法
5.4机载电缆故障定位脉冲反射法
5.5本章小结;
5.1
机载电气线路
故障现象;
多采用屏蔽线束
通常采用非屏蔽线束(低频音频线路
除外)
一般采用对接插头,密封导管,钻孔
密封等多种形式
多采用连接器形式完成
通常采用压接和焊接;
机载电气线路故障现象;
日常维护不到位,机载线束与连接器的
连接部位长期处于高(低)温、漏水
(油)、容易摩擦等环境之下,而未采
取对应的包扎隔热棉、防水(油)套、
防磨套等措施,时间长久导致故障出现。;
连接器的日常维护不到位,如连接器固
定松动、固定在容易受震动部位、未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包扎隔热棉、防水套、防磨套等)等。;;
通过搭铁接地常见的故障原
因;
5.2
机载电气线路
常规检查方法;
目视法;
兆欧表测量法;
5.3
机载电气线
路故障检测
倒推法;
倒推法可以避免被冗繁的故障现象干扰,直接从源头上,找
到问题的突破口,提高效率。;
深圳航空公司AIRBUSA320-200型B6550号飞机
曾出现1号电瓶过度放电,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机务人员等在飞机航前多次发现电瓶电压过低,导致更换多个电瓶,给航班保障带来很大困难。该故障一直处于监控状态,无法排除,后在深圳基地按照机务维修手册执行C检时再次出现异常放电现象,监控测量放电电流为
1.98A,远远超过正常放电电流上限值400mA。
引起A320-200型B6550号飞机1号电瓶过度放电故障,可能有6条支路(16CE1,5PB1,12PB1,9PB1,7XE,22CE1)存在异常放电的可能,如图5.1所示,每一条支路里都可能存在故障件。;
更换后再进行放电电流测量和部件测试,确定故障排除。;
如图5.1所示,依次拔线出其余5个支
路跳线开关5PB1,12PB1,9PB1,7XE,
22CE1,记录电流表读数。只有拔出跳线开关12PB1后,电流为9.4mA,其余都远大于400mA,可见,当拔出12PB1后,电瓶不再过度耗电,证明耗电原因发生在12PB1所在支路。如图5.2所示,查看12PB1下游ASM,此时闭合12PB1,继续依次拔出跳线开关隔离(从1WF到58GA),电流一直保持在1.7A左右,直到拔出跳线开关58GA时,放电电流下降为37mA,耗电部件确定在58GA下游。;
查看线路图,如图5.3所示,58GA下游的
继电器60GA有TDO延时控制功能,无论是可靠性方面还是工作原理方面都与我们的猜想一致。为进一步确认故障,执行60GA的功能测试,发现当拔出跳线开关52GA和开关1GA(见图5.3)10s后,应该出现L/GLGCIU1FAULT故障信息,即1#电瓶停止对LGCIU1供电,而此故障信息一直未出现,所以判断是60GA的10s延时断开功能失效,才导致了在飞机整机断电后,1#电瓶仍通过28VDCHOTBUS向LGCIU1供电,导致电瓶持续放电,电压过低。至此,电气线路故障原因被找到。;
更换60GA,如图5.3所示,执行60GA功能测试:拔出52GA,无L/GLGCIU1FAULT信息;闭合52GA,拔出
1GA,无L/GLGCIU1FAULT信息;同时拔出52GA和1GA10s后,出现L/GLGCIU1FAULT信息,10s延时断开功能测试正常,确定故障排除。;
机载电气线路故障检测倒推法;
5.4
机载电缆故
障定位脉冲
反射法;
民航飞机机载电缆故障定位是机务维修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机载电缆类型复杂、长度较短,
被按类别成捆地放置在飞机的夹壁中,犹如“血管”一样遍布飞机的各个部位,使得机务人员判断故障点很不方便。目前机务维修主要是靠人工定位,国内只有少数的几家大型的维修基地拥有从国外进口的机务专用的时域反射测量仪。经过飞机电缆实际维修工作检验,脉冲反射法能有效实现对飞机电缆故障的定位。
目前对于电缆故障定位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电桥法、光纤传感法、脉冲电流法、二次脉冲法、音频法、低压脉冲法。;
脉冲电流法;
二次脉冲法;
机载电缆故障定位脉冲反射法
如图5.5所示,脉冲波往返的时间差t可通过示波器显示,这样可以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故障点
与测试端的距离x
(5.1)
在式(5.1)中,v为脉冲波在电缆中传播的速度,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