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装备课程设计.doc

发布:2017-01-03约6.09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工艺规程 班 级 080314 姓 名 吴润文 学 号 40 指导老师 宋文庆 2011年12月07号 机械制造装备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 航空制造工程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吴润文 设计要求及内容 1.分析、绘制零件图。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编制简单的工艺。 3. 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零件综合图。 4.编制零件某一简单工序的数控加工程序。 5.设计某一工序专用夹具一套。 指导教师: 宋文庆 班 级: 080314 学 生: 吴润文 2010年12月 10日 序 言 机械制造装备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手册与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时间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外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目 录 第1章零件分析 1 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1 第2章 选择毛坯 1 2.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1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 1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1 3.2制订工艺路线 2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5 3.4加工工序设计 7 3.5数控编程 7 第4章专用夹具的设计 8 4.1机床夹具设计要求 8 4.2机床夹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9 第一章 零件分析 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 分析零件图可知,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和基准面精度要求比较高,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要求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的半精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为经济的方法保证质量地加工出来。对支架的加工工艺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1.11铣左端面保证图形所要求的精度和尺寸; 1.12车φ62×54外圆柱面保证精度,R4和R3的圆角; 1.13 车φ60×30的外圆,车槽,加攻螺纹; 1.14 钻6×φ6×T5的均布孔; 1.15 钻右端面的小孔; 第二章 选择毛胚 2.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该零件材料为45#钢,中批量生产,考虑到零件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轮廓尺寸也不大,各处壁厚相差较小,从结构形式看,几何形体不是很复杂,采用棒料加工比较合适。 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有精度中等要求的孔的方状零件,平面和孔是设计的基准,也是装配和测量的基准,在加工时,应尽量以大平面为基准。 先车出左右两端,再加工φ70×20的外圆柱面作为基准,再加工右端的φ62×54外圆柱面保证精度,R4和R3的圆角,以右端面为基准铣左端面的尺寸形状,钻6×φ6×T5的均布孔,右端面的小孔。 3.2制订工艺路线 一、加工面的要求 本设计任务给的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左右两端面,外圆柱面,外圆柱面上的均布孔,两端面上的尺寸形状: (1)左右两端面:是定位基准面,表面粗糙度R3.2。用车进行车端面,先粗车,再进行精车。 (2)外圆柱面:表面粗糙度R3.2,进行粗车,后要精车。 (3)右端面上的尺寸形状:数控铣 (4)外圆柱面上的六个均布孔。 (5)车螺纹 (6)钻右端面上的小孔 二、工序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如下: 遵循“先粗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左右两端面;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2)辅助工序的安排如下; 粗加工下表面和热处理后,安排校直工序;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间检查工序;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 综上所述工序安排如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01 下料 02 车两端面见光保证尺寸89 车外圆柱面φ70.5×20 精外圆柱面φ70×20 03 车右端的φ62×54外圆柱面,R4和R3的圆角 04 铣左端面上的φ6×4,以及均布R2的四个圆弧槽 05 钻φ6×6×T5的均布孔 08 车外圆φ60×30 车槽4×2 车螺纹 09 钻右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