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吨位框构中继间式顶进施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4
大吨位框构中继间式顶进施工
[摘 要]文章通过沈阳市南阳湖公铁地道桥工程大吨位框构中继间顶进施工的实践,详细地介绍了大吨位框构中继间式顶进的施工工艺,分析了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大吨位框构;中继间;顶进;技术措施
一、 工程概况
沈阳市南阳湖公铁地道桥为沈大下行铁路K387+740下新建2孔连续式框构桥,每孔净宽均为21.0m,框构主体全宽46m,长70m。框构顶板厚1.2m,底板厚1.4m,两侧墙厚1.4m,中墙厚1.2m。主体结构分2节,每节两个孔,前节长39.75m,后节长30.22m,中间设3cm沉降缝。
框构桥穿越浑榆线、浑揽下行、到发线、联二线、沈大上下行线。正线均采用60kg/m钢轨、Ш型钢筋混凝土轨枕、碎石道床。站线采用50kg/m钢轨、Ⅱ型钢筋混凝土轨枕、碎石道床。既有道岔均采用木岔枕。
该框构前节自重15500t,后节自重11000t,顶程85米,采用中继间式顶进方法仅用35天即完成顶进任务。
二、 工程特点
1框构自重较大,前节自重15500t,后节自重11000t;2框构桥顶程较长,顶程85米;3采用中继间方式顶进,首先顶进前节框构,再顶进后半框构,两者交替顶进前行。
三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图
前节箱身前移
前节箱身停进
开前节油泵千
斤顶工作
前节油泵
回油回镐
开后节油泵千
斤顶工作
接(换)
顶 铁
后节箱身前移
开前节油泵千
斤顶工作
挖土出土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点
1 千斤顶数量初步计算
框构顶进按设计方案采用中继间方式,考虑顶板、底板、侧面摩擦阻力及千斤顶利用率,还要考虑前节顶进时后节提供自重摩阻力,同时不影响框构内出土及布置千斤顶,必须采用大吨位顶进设备,本工程选用顶力为400t的千斤顶。前后节框构自重计算,摩擦系数,可按以下公式进行所需顶力计算。
F=μG
μ为摩擦系数,查表得知,μ=1.2;
G为框构自重,框构前节自重G=15500t,后节自重G=11000t。
千斤顶利用率一般按0.8计算,即可求出当千斤顶吨位确定时前后两节各所需千斤顶数量。
前节所需千斤顶数量计算:
15500t×1.2÷(400×0.8)=58.125
因为顶进需要框构两侧对称施工,因此前节所需千斤顶数量为60台。
后节所需千斤顶数量计算:
11000t×1.2÷(400×0.8)=41.25
因为顶进需要框构两侧对称施工,因此前节所需千斤顶数量为42台。
考虑到设备损坏,备用千斤顶10台。因此,本工程共用千斤顶112台。
2 顶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当箱身砼预制完毕和后背墙建成后,进行顶进设备安装。千斤顶的布置以顶进合力中心为轴对称布置,两框构中间布置千斤顶顶进前节框构,箱身尾部底板预设的钢板托盘上布置千斤顶。
全部安装后进行试运转,详细检查油路,千斤顶及操纵箱达到要求方可使用;在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情况下进行检查和调整,以防伤人。
3 顶进作业前工作检查
主体结构砼及后背墙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线路加固情况;现场照明、顶进系统安装及试验情况;观测记录人员的组织和仪器装置。上述工作检查合格后方可顶进。
4 试顶
在正式顶进前进行试顶,在各有关部位及观测点处均安排专业人员负责,随时注意变化情况。开泵后每当油压升高5-10Mpa(50-100Kgf/cm2)时须停泵观察,发现异状,及时处理。
千斤顶活塞开始伸出,顶柱(顶铁)压紧后应即停顶,检查各部位情况,无异常现象可再开泵,直至桥身起动,记录箱身启动顶力。试顶完后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各部位情况均属良好便可正式的顶进作业。
5 安装观测仪器
在框构后方离后背稍远距离处设立观测站以观测框构顶进时的中线和水平偏差。在框构洞内四个角上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顶进方向偏差的观测在框构一侧的前后端各用环氧树脂粘设一个标尺用经维仪进行观测,另外,为了观测顶进中后背的变形情况,在后背梁两端设立标尺,进行后背变形观测。
6 安全防护
落实防护人员和防护信号工具、防护标志牌,驻车站联络员与工地间的通讯情况,以及与铁路行车单位的联系和安全协议签订情况,工务部门派驻现场的施工配合人员等。线路稳定情况应派专人检查看护,每过一列车都有应检查线路是否有横向位移并测轨距、水平。
7 顶进作业
(1) 试顶和框构起动
试顶的目的是继续检查一下顶进设备是否正常,顶力是否均匀,后背、滑板及箱体有无异状,并使框构与滑板分离。试顶时,油泵应逐渐加压,每次升压后还要稳定10分钟,并对设备及滑板、后背梁等发生的裂缝情况进行检查。
(2) 顶进
顶进工作的过程是:当前方角处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