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预处理知识培训课件.pptx
废水预处理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01
废水预处理概述
02
预处理技术原理
03
预处理工艺流程
04
预处理设备介绍
05
预处理操作与维护
06
预处理效果评估
废水预处理概述
01
废水预处理定义
废水预处理旨在去除悬浮固体、油脂等大颗粒杂质,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废水预处理的目的
废水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如沉淀、浮选、中和等。
预处理技术的分类
预处理是废水处理流程的起始步骤,它为生物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后续步骤奠定基础。
预处理与后续处理的关系
01
02
03
预处理的目的
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减少后续处理的负担。
去除悬浮固体
通过初级处理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压力。
降低有机负荷
废水预处理中调节pH值至中性范围,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适宜环境。
调节pH值
废水来源与分类
01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化工、纺织、冶金等行业排放的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
工业废水来源
02
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包括厨房废水、洗涤废水和卫生间废水等。
生活污水分类
03
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水体形成的废水。
农业废水特点
预处理技术原理
02
物理处理技术
通过筛分和格栅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如塑料、纸张等大颗粒杂质。
筛分与格栅
01
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从而分离出废水中的固体颗粒。
沉淀技术
02
通过向废水中注入空气形成气泡,使废水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附着上升,实现分离。
浮选技术
03
化学处理技术
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节废水pH值,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分离的形式。
中和反应
01
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聚集形成较大颗粒,便于后续的固液分离。
混凝沉淀
02
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改变其化学性质,达到净化目的。
氧化还原反应
03
生物处理技术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活性污泥法。
微生物降解作用
1
通过固定微生物膜处理废水,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MBBR技术。
生物膜反应器
2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沼气等可利用能源。
厌氧消化过程
3
预处理工艺流程
03
流程设计原则
预处理工艺应能适应不同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同时具备调整和升级的灵活性以应对未来需求。
适应性与灵活性
流程设计应保证废水处理的高效率,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去除最多的污染物。
确保处理效率
设计预处理流程时,应考虑经济性,选择成本效益高的技术,以降低整体处理费用。
最小化处理成本
主要处理单元
格栅和筛网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塑料、纸张等,防止后续设备堵塞。
格栅和筛网
01
调节池用于平衡废水流量和浓度,确保后续处理单元稳定运行,减少冲击负荷。
调节池
02
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原理去除废水中的无机颗粒,如砂粒和砾石,保护管道和泵不受磨损。
沉砂池
03
工艺流程图解
通过流程图展示废水的来源,如工业生产、生活污水等,以便于针对性地设计预处理方案。
废水来源识别
图解展示废水经过的物理处理步骤,如格栅、沉淀、浮选等,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
物理处理步骤
流程图中明确标出化学处理环节,如中和、混凝、氧化还原等,用于去除溶解性污染物。
化学处理过程
预处理设备介绍
04
格栅与筛网
格栅的作用与分类
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固体废物,防止后续处理设备堵塞,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
筛网的结构与功能
筛网通过不同孔径的网眼分离悬浮固体,常用于去除较小颗粒,保证水质。
格栅与筛网的维护要点
定期清理格栅和筛网上的杂物,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效率下降。
沉淀池与调节池
沉淀池的作用
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沉降分离。
调节池的功能
调节池用于平衡废水流量和浓度,确保后续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混凝与絮凝设备
混凝反应器是废水处理中的关键设备,通过化学药剂的添加使悬浮物形成絮状物以便后续分离。
01
混凝反应器
絮凝池设计需考虑流速、混合强度和停留时间,以确保絮凝效果,常用的有隔板式和机械搅拌式。
02
絮凝池设计
絮凝剂投加系统负责将絮凝剂均匀地加入到废水中,常见的有计量泵和干粉投加机。
03
絮凝剂投加系统
预处理操作与维护
05
日常操作要点
定期检查泵、阀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预处理系统稳定运作。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妥善储存和管理用于调节pH值或絮凝的化学品,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维护化学品储存
通过检测pH值、悬浮物等指标,监控废水处理效果,及时调整处理参数。
监控处理效果
详细记录日常操作数据和维护活动,为问题追踪和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记录操作日志
常见问题处理
定期检查和清理管道,使用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