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讲 宏观效果研究.ppt

发布:2018-05-04约1.01万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 该案例是南方日报阳江记者站副站长张建明的采写经验总结 ,事件以《边防官兵荒岛大营救》为题在2002年8月21日南方日报刊登。 ????? “8月18日,热带风暴‘黄蜂’即将从粤西沿海进袭的消息发布后,……(19日)中午,我忽然接到区域新闻中心记者段功伟从广州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一个 紧急情况:《南方体育》一位记者的朋友和9个年轻人一起在阳江海域南鹏岛旅游,因‘黄蜂’突然来临,被困荒岛无法返回,粮尽援绝,拖下去可能出人命。…… 我想打‘110’。但转念一想,……如果游客能坚持一下,待风浪较小的时候我们再出动营救,把握就大得多。我和阳江边防支队有过不少来往和合作,这一回, 何不来一个穿针引线,促成营救行动,顺理成章地推出独家报道……下午2时30分,我打通了阳江边防支队政委骆伟强的电话。骆政委听后深表关切,愿意和记者 一起敲定行动方案。……当晚9时多,段功伟就和摄影记者严亮一起赶到了阳江(此前,他们一直在等摄影记者到)。我们先做了一些铺垫,当晚向报社发回一条游 客被困、边防官兵准备出动营救的消息。……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报道谁也跟不上,还有点类似电视台的独家现场直击报道。等段功伟和严亮一到阳江,我们就和骆 政委碰头,商量营救方案。‘黄蜂’19日晚8时40分登陆(此时距求助电话约8小时,而后来营救的时间只要4小时),此后数小时内海上风浪最大……如果边 防艇盲目出去将自身难保,因此,骆政委建议第二天早上出发营救。我们也明白这的确不是托辞。思虑片刻,我灵机一动,提议来点小小‘变通’:深夜上艇,枕戈 待旦,拉开行动序幕,风浪稍小后直奔南鹏岛。”(该记者称这种灵机一动是为了给报道增色) 孙志刚,男,27岁,湖北武汉人,2001年在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结业。今年2月24日受聘于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 3月17日晚10时许,孙外出上网,途遇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检查身份证,因未带身份证,被作为“三无人员”带回派出所。孙的同学成先生闻讯后赶到派出所并出示孙的身份证,当事警官仍拒绝放孙。 3月18日,孙被作为三无人员送往收容遣送站。当晚,孙因“身体不适”被转往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护站。20日凌晨1时多,孙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 番殴打,于当日上午10时20分死亡。救护站死亡证明书上称其死因是“心脏病”。4月18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出具尸检检验鉴定书,结果表 明,孙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 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次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 6月5日上午,孙案开庭。 6月9日孙案一审判决:主犯乔燕琴被判死刑,李海婴被判死缓,钟辽国被判无期。其他9名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3年至15年有期徒刑。同日,孙案涉及的民警、救治站负责人、医生及护士一共6人,因玩忽职守罪,被分别判处2年至3年的有期徒刑。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培养”理论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知识沟”理论 网络大案“黄静裸死案” 2003年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三)下午两点多。26岁的湘潭市国税局干部姜俊武,在21岁的临丰小学女教师黄静家吃完午饭后,带黄离开。第二天上午11点多,黄淑华赶到临丰小学时,看到的是死去多时的黄静。 2003年3月1日湖南一家都市报“湖南21岁漂亮女教师一丝不挂死在学校宿舍” ——一家湖南都市报 6月22日,她在网上发出了求助信,泣诉了女儿的遭遇,帖子里留下了她的联系电话。照片中,黄静身体的伤痕和淤血处得到了网友的同情。网友们不仅回帖给黄淑华以精神上的支持,还提供了更实际、有效的帮助。 很快,黄淑华接到了电话,“她说自己是中山大学教授,叫艾晓明。我真想不到一个教授会打电话给我。” 北京一家报纸的记者在网上看到这些帖子,也找到了她。2003年6月26日,该报以《病死?还是奸杀?———湖南湘潭青年女教师裸身猝死之谜》为题报道了此案。这篇报道被网络广为转载,互联网和传统媒体形成了互动,为以后更大规模的舆论介入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黄静生前的网友“风中的追赶者”找到了黄淑华。此前的4月9日,“风中的追赶者”已为黄静建了一个网上纪念馆“天堂花园”。 艾晓明、李健、徐建新、张祖桦等人在春蕾行动网等网站上发起为黄静家属筹集保存尸体费用的募捐。“天堂花园”的访问量也直线上升,很快达数十万次。大量网友发帖支持黄家并表示同情。 2003年5月28日,39岁的江西德兴教师徐建新和北京一位记者,在网上发起了《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呼吁书》的签名活动,要求公安部立案或派人彻查黄静的死因,并要求法医吴建群、平政路派出所所长等办案人员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