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doc

发布:2017-05-04约3.8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事项说明 1.试管盖颜色:红帽 添加抗凝剂:无 采血量:不少于3ml 用途: 甲状腺功能三、五、七、八项、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性激素、 甲胎蛋白 用途: 全血细胞计数CBC(包括血细胞三分类、五分类)、血型、末梢血涂片,采血量2ml; 糖化血红蛋白采血应超过2ml; HLA-B27采血量3ml; HCV(丙肝)定量采血量超过3ml。 3.试管盖颜色:黑帽 添加抗凝剂:枸橼酸钠0.4ml 注意事项: 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4:1,采血1.6ml血液与 抗凝剂总量为2ml,采血管上有刻度线。 用途:血沉。 4. 试管盖颜色:绿帽 添加抗凝剂:肝素钠 采血量:大于3ml 注意事项:采血后须颠倒混匀。 用途:血流变、乙肝系列、醛固酮。 5. 试管盖颜色:兰帽 添加抗凝剂: 枸橼酸钠0.2ml 采血量:1.8ml 注意事项: 须颠倒混匀,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9:1,采血1.8ml与抗凝剂总量为2ml, 采血管上有刻度线。 用途:凝血四项、D-二聚体定量。 6.试管盖颜色:黄帽 添加抗凝剂:无 采血量:大于3ml 用途: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谱、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β2、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磷、胆碱酯酶、血尿酸。 特别强调: 不能用加抗凝剂的采血管采集离子类标本;不要把有抗凝剂的血液倒入无抗凝剂管中; 1.所有血液标本应在病人空腹时采集(急诊检验、血细胞三分类、五分类除外);不能在病人正输液的一侧采集标本; 2.检验科采血管与检验项目在系统上设置,一个条码原则上采集一管标本; 3.血沉与凝血四项的量一定要采集准确,否则影响检验结果。 4.采血顺序:血培养--- -蓝头管---紫头管----黑头管——绿头管————红头管(黄头管)。 二、细菌培养标本留取要求: 1.痰培养应为早晨起床后第一次痰,留标本前应用凉开水嗽口三次,咳出下呼吸道痰液; 2.粪便标本应留取黏液、脓血部分; 3.尿液标本应留取中段尿,女性应在留取前清洗外阴,嘱病人夜间少喝水,使尿液浓缩,提高菌检率,且应连续培养三次; 4.伤口分泌物留取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用无菌棉拭子留取深部分泌物送检。 5.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 血培养一般于发烧之前或使用抗菌药物前0.5-1小时采集血液,或于寒 战或发烧后1小时采集。 采血指征:一般患者出现以下一种体症时可作为采血的重要指征: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2×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白细胞),皮肤粘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RP升高及呼吸快,特殊患者(如血液病)出现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000×109/L),血小板减少等,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症的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培养。新生儿菌血症,应该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在未进行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 1)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2)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30s。(操作同上) 3)75%酒精脱碘。 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5%酒精消毒60s,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3.培养瓶消毒程序 1)掰开血培养瓶上塑料盖子,用75%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掰掉塑料盖子后暴露部位,作用60s。 2)用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残余酒精,然后注入血液。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1)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戴乳胶手套固定静脉,不可接触穿刺点。 2)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应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3)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 采血量: 成人采血量是8~l0ml,儿童l~5ml。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l:10。 血培养份数和采血时间: 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24h内采集2~3份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lh进行。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的建议: 1)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或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标本。 2)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 h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再采集2份以上。 3)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改变血培养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 4)可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