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栅栏安装技术交底-最终版.doc
技术交底书
主送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
防护栅栏安装施工
日期
关于防护栅栏安装施工技术交底见附页
单位:中铁十四局宁启铁路复线电化工程工程部二工区
复核:签收:
防护栅栏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1、防护栅栏安装施工工艺
防护栅栏施工顺序:路基坡脚场地推平----防护栅栏线抄平----立柱不同种类数量统计-----基坑开挖-----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安放立柱------调整立柱水平、垂直度-----安装栏片、上下槛、柱帽---第二次灌注固定根底混凝土---螺栓孔C30砼填塞。
〔1〕施工准备
在防护栅栏安装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按照地界图纸准确放出地界线,清理路基坡脚多余土方等其他杂物,进行坡脚至地界线内的场地平整,平整后场地大面平整,无上下起伏,土堆坑洼等情况出现,有坡度地段尽可能的将坡度延长。
按照地界线以内的位置放出栅栏按照线,且必须遵循防护栅栏平顺,必要时可进行调整安装线距地界的距离,但需保证坡脚至防护栅栏不小于2m间距。
根据以确定的栅栏安装线路位置,挖探沟探明栅栏安装位置的地下管线的那个其他影响物体,确定后再次调整栅栏根底使其避开影响的位置,无法避开应及时通知产权单位进行迁改。
栅栏安装线路位置确定后,进行高程测量,确定每个栅栏根底的顶面高程及根底开挖深度,前提是保证栅栏安装高度平齐、无错台,因原地面高差较大而必须调整时,采用上下柱进行调整。
防护栅栏施工平面位置与光电缆干扰,应提前进行规划、平顺过度进行躲避。
〔2〕根底施工
××〔宽*长*深〕:根底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根底露出地面局部采用立模施工砼,根底混凝土顶面需进行收光处理。
混凝土防护栅栏根底详图
施工现场必须具备的机具:混凝土及砂浆拌合机、灰盘、配合比标牌、材料标示、磅秤等计量器具、试模等试验器具。无砂浆搅拌机、无砂浆配合比牌、无灰盘、无磅秤计量、试验器等均不得施工。
防护栅栏根底施工为了保证上、下栅栏的安装精度,在进行根底施工时基坑开挖尽量垂直开挖,开挖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扰动基坑侧的原状土体。对于扰动原状土体的应挖除回填,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3。根底混凝土分为两次进行施工;在基坑挖土完成后,先进行第一次的根底混凝土灌注,我们称之为杯型根底,及中间局部预留空洞,等立柱安装调整后再次灌注二次根底混凝土,完成固定立柱。如下列图所示;
第一次杯型根底中间空洞尺寸留置不小于25cm*25cm,满足立柱安装时可以按照需要进行高程、角度方向的调整,并且要利于二次混凝土的灌注施工。
根底混凝土现场采用小型搅拌机集中拌合,近距离可利用手推车进行根底混凝土运输,远距离采用机动车运输。混凝土拌合场地选在场地开阔,道路运输畅通的现场中间地段,以满足现场混凝土施工的需要,根底砼施工过程中需采用振动设备振动密实。
因栅栏根底混凝土不是由大型拌和站进行搅拌,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必须加强控制,现场配备磅秤等必须的计量设备。
〔3〕混凝土栅栏安装
线路防护栅栏设置在用地界边缘,并做到“严、直、齐、美”,线路封闭严实,不留有间隙;沿线路方向顺直,不忽远忽近,忽高忽低,要求整体效果美观,防止给人凌乱感觉。安装前应先平整场地,栅栏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大于5cm,不满足时应进行回填处理。
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由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构件组成,柱帽采用C30混凝土预制,现场拼装,每单元〔相邻立柱中心距离〕长度3米。
立柱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高防护栅栏立柱高2975mm,两侧设置100mm长牛腿支撑,以便搭接下槛,在台阶过度处两侧牛腿高差270mm,在设置防护栅栏的起点、终点或其他建筑物连接时,单侧设牛腿支撑。
上槛高度120mm,分端部用和中间用两种形式,分别使用于防护栅栏起终点位置及中间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10mm;下槛高度140mm,其上部有向下的卡槽,深度10mm。预制钢筋混凝土栏片通过上下槛的卡槽固定。柱帽用于立柱顶部及台阶过渡段处前后上槛间的连接,拼装后螺栓孔采用C30水泥砂浆砼封填。
地面纵度小于12°地段,栏片分四片预制,分别为〔A片〕和〔B片〕。当防护栅栏单元长度3m时,由原两片栏片组成改为四片栏片组成,安装的顺序为A、B、A、B,栏片间的缝隙均为10mm,地面纵坡12°-36°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为。
栅栏门根据工务、电务等检修作业需要设置栅栏门。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采用推拉式防护栅栏门,宽度3m,栅栏门框为C12槽钢,大门全部采用60*40*3mmQ235矩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完后门框整体喷灰色防锈漆。钢筋砼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可采用单开门或双开门两种形式。单开宽度,双开宽度3m,其网片形式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