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究_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5-01-28约9.09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究_开题报告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究_开题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比逐年上升。固定资产折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资产评估和利润计算,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研究,旨在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现有折旧政策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优化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折旧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产评估、成本核算、税收筹划等方面。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早期的直线法折旧到现在的加速折旧,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和对企业发展的支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确定、折旧额的计算等。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章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1.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与意义

(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磨损、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的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现象。这一概念体现了资产价值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规律。固定资产折旧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税收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

(2)在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折旧被视为一种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将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这种分摊方法可以保证各期收益与费用相匹配,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对于企业利润的确定、成本的控制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都具有重要作用。

(3)从经济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折旧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企业合理分配成本,实现收益与成本的匹配,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其次,折旧政策能够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合理运用折旧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折旧政策,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1.2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1)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等。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折旧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较长、使用程度相对稳定的情形。例如,某企业购置了一台价值为1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每年折旧额为10万元。

(2)加速折旧法是指在前几年内将更多的折旧费用计入成本,而在后几年内折旧费用逐渐减少的方法。这种方法更符合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情况,尤其是在技术更新较快的行业。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折旧,第一年折旧率为20%,折旧额为20万元,第二年折旧额为16万元。

(3)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按照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比例计算折旧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使用寿命较短、价值较高且使用程度较不稳定的固定资产。例如,某企业购买了一台价值为50万元的汽车,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折旧,第一年折旧率为5/15,折旧额为5/15×50万元=3.33万元,以此类推。

1.3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演变

(1)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固定资产折旧主要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进行。这一时期,折旧政策较为简单,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开始逐步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折旧方法。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1993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规定。这一政策调整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折旧方法,提高了折旧政策的灵活性。此外,政策还鼓励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进入21世纪,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和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这一准则的实施,使得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同时,政策还强调了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