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0月)历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
A.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 B. 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
C. 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 D.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
2.有学是推行分和宗法制,确立贵地从此,天子成为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方国服体制B.统一的地权体.家国同构体制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
3.下表中的诗句节选诗?小雅?角弓》诗文意在
原 文译 文
角弓翩其反矣。角弓心调整弦弛便向反
兄弟婚姻胥远矣兄弟婚姻一家,不要相互太远
尔之远矣,民胥然兴。你和兄远都会着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你是这去教导,百姓都会着跑
A.劝导周王国要张弛有度劝统治者行分民意
C.倡导亲联以对诸侯D.强调宗族团结以固统治
荀子:两样高贵的人不能互相侍奉,两个同样卑贱的不能互相役合乎的道理。如果人们的权势地等而爱好又相同,么由于物不能足需要,定会发夺发夺就定,社会就会陷于困境了荀子是在强调
A争夺财物会导致社会混乱 B.高者者应和平共处
役别人的富级 级差别是社会
5.秦初并天下,徙天下富豪20万户阳汉初徙齐楚姓于关其效果时人谓之“邑里无盈利之寒,野泽无兼并之映了
A.秦汉统治者对富人的仇视B.秦汉统治者对富人的友善C.移民的政治斗争色彩D.土地私有没有法律保障
6.书》中记载,吏不得为吏,犯法不得宿卫者及其子弟在选官上都到的限说明
A 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7.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8.有学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9.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步发展超越了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迅速发展,庄园的依附农“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11.南朝人名常有寓“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
A.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B. 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C. 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D. 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12.隋朝《开皇置十之条,多后齐之颇有”。这些律条的制定
A.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B.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
C.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D.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13.唐太本置中书、门下以察,”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B.中书省与门下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C.中书省与门下省相互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膨胀
D.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易相互扯皮,降低行政效率
14.当根据唐代陆龟写“抗犁陶俑”及与之配套的陶牛也与复原曲辕犁一致。这说明
A.唐朝以后我国犁耕技术没有变化
B. 《耒耜经》是我国最早的农书
C. 《耒耜经》的记载比较准确可靠
D.曲辕犁在唐代得到普遍推行
15.隋唐废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
A.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B.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
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16.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二月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同(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荐见任(现任)同(通)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 B.使同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D.防止知州受到同判制约
17.两宋时期,乡村理建有两
A.理学的理论化 B.社会的宗族化 C.儒学的社会化 D.教育的平民化
18.《中华文化中道:—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