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新理论与新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四章 ◆ ◆
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新理论与新方法
第一节 现代管理咨询理论研究
一、集成管理理论
(一)集成与集成管理内涵与特征
1.集成的内涵
集成是人的意识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也可以说,集成活动实质上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行为。集成关系是动态的,集成类型和集成模式也不是唯一的,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集成系统发生自组织而改变集成类型或集成模式或某些集成模式或某些集成单元退出或进入集成系统从而构成新集成关系。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对集成进行定义,四川大学的毛道维认为:“集成内部相互联系、融合为一个整体或一体化的含义”。武汉理工大学的海峰认为:“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要素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过程”。清华大学的刘晓强将集成理解为一些事物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宝山教授对集成的基本涵义作了如下概括,集成是指某一系统或某系统的核心把若干部分、要素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所以集成的有机整体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和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以更加有效地实现集成体的目标。
综上所述,集成的内涵可概述为: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若干集成单元通过相互作用和必要的整合及交叉复制动态地集合成一个泛边界状态的有机整体的过程。所集成的有机整体(集成体)不是集成单元之间的简单叠加和堆积,而是从整体有效性出发对集成单元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与磨合,同时,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集成关系以及集成体的集成类型和集成模式也会随之变化以实现新的功能。
2.集成管理内涵与特征
基于对集成的认识可以将集成管理定义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公共属性要素的集合过程和集合结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集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它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来对待各种资源要素拓宽了管理视野,并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促进不同要素、资源、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匹配,协同创新,集成聚变,以实现集成放大效应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功效,为企业催生出更大的竞争优势。
集成管理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1)多样性
这里所谓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管理要素的多样性。在传统的管理活动中,人、财、物是企业最主要、最基本的管理要素,而在集成管理里,除了人、财、物,信息、知识、企业核心能力、科学技术、方法、甚至于整个企业都将成为它的管理对象,其涉及的集成要素数量众多且复杂多变,其内容、性质都各不相同,从而使集成管理具有多样性。如LAF生产系统管理是集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LP、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柔性生产Flexible Production:FP为一体的管理理念集成;团队是人的集成,是知识、技能的集成;
(1)工程造价的全过程集成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集成也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阶段的集成,就是要利用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各个阶段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在实行总承包建造模式下,工程造价部分环节已实现了组织形式的集成。
(2)工程造价的全要素集成
工程项目同时具有工期、质量、成本、范围、人力资源、风险、沟通等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管理目标。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些目标和要素进行了通盘的规划和考虑,以达到对项目的全局优化。工程项目各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如图4.2全要素项目三角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工程项目各管理要素都是相互关联的。质量,作为第四种元素,处于项目三角的中心,对三角形三边中任何一边所做的改动都有可能影响到质量。质量并不属于项目三角的一边,它是对时间、资金和范围所做安排的结果。例如,如果发现计划中有额外的时间,可以通过添加任务和期限来增加范围,使用这种额外的时间和范围,能够使您的项目及其产品质量更高。
人力、风险、信息沟通等要素位于质量要素的外围,虽然它们不属于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但是劳动力的合理配备与否,风险控制措施的好坏、信息沟通能力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工期、范围和质量,同时项目成本、工期、范围和质量诸要素的变化也将在项目的劳动力、风险、信息沟通等要素中体现出来。
(3)工程造价的外部环境集成
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各参与者包括业主、咨询专家、设计师、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分包商、设备供货商、原材料供应商等,他们之间是由独立的合同构成的交易关系。项目参与方之间的缺乏相互交流和了解,影响各方的合作,容易造成各方追求局部优化的现象。特别是原先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中供应商、分包商等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必要的论述,成为了一个被忽视的盲点。但是随着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内部可发掘的潜力越来越少,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