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docx

发布:2025-03-04约2.7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手持式电工具(以下简称工具)在使用中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特进行此次培训

1.分类

工具按触电保护分为:

1.1Ⅰ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联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1.2Ⅱ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Ⅱ类工具分绝缘外壳类工具和金属外壳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类结构符号回。

1.3Ⅲ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2.设计、制造

2.1工具及其所配元件的设计、制造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或专业标准的规定。

2.2工具及其所配元件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相应的国家或专业标准的规定检验合格,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并获得批准后,方能生产和销售。

2.3工具在出厂时,必须附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应有独立的章节说明。工具使用的安全技术要求,其内容应包括必须注意的事项,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3.选购和储运

3.1工具的销售和使用单位必须选购和使用经检验合格,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工具。

3.2工具在正常运输中必须保证不因震动,受潮等而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

3.3工具必须存放在干燥、无有害气体和腐蚀性化学品的场所。

3.4工具必须由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负责保管,并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

4.安全技术管理

4.1工具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包括:

4.1.1贯彻执行本标准和其他有关安全技术的要求。

4.1.2监督、检查工具的使用和维修。

4.1.3对工具的使用、保管、维修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技术教育。

4.1.4对工具引起的触电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

4.1.5必须按照本标准和工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实际使用条件,制订出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a.工具的允许使用范围。

b.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

c.工具使用前应着重检查的项目和部位,以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d.工具的存放和保养方法。

e.操作者注意事项。

4.2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工具使用、检查和维修的技术档案。

5.工具的合理选用

5.1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

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整洁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5.2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

┏━━━━━━━━━━━━━┯━━━━━━━━┓

┃测量部位│绝缘电阻(兆欧)┃

┠─────────────┼────────┨

┃Ⅰ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2┃

┃Ⅱ类工具带零件与外壳之间│7┃

┃Ⅲ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1┃

┗━━━━━━━━━━━━━┷━━━━━━━━┛

注: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

10.8使用单位和维修部门不得任意改变工具的原设计参数,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与原有规格不符的零部件。

10.9在维修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等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漏装。

10.10工具的电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下列测量和试验。

表2

┏━━━━━━━━━━━━━┯━━━━━━━━┓

┃│实验电压(伏)┃

┃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

┃│Ⅲ类│Ⅱ类│Ⅰ类┃

┃│工具│工具│工具┃

┠─────────────┼──┼──┼──┨

┃带电零件与壳体零件之间:│││┃

┃仅与基本绝缘与带零件隔离│380││950┃

┃由加强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2800│┃

┗━━━━━━━━━━━━━┷━━┷━━┷━━┛

注:绝缘耐电压试验的时间应维持1分钟。

10.10.1绝缘电阻测量按表1。

10.10.2绝缘耐电压试验按表2。

10.11工具如果不能修复,必须办理报废销帐手续

11、使用注意事项

11.1.所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有专业检测部门的检验合格证且在使用期限内。超出使用期限而未检测的电动工具严禁使用。

11.2.电动工具必须存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