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网络学院会计信息系统大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7-2018学年度第1学期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大作业
阅读资料:
去年夏天,共享单车在北京风靡伊始,灰橙相间的摩拜(Mobike)单车便开始零星地出现在中国首都的街头。
骑行用户可通过该公司的智能手机应用找到并解锁摩拜单车。这是摩拜的伟大创新。与伦敦的“鲍里斯单车”(Boris bike)不同,摩拜单车用户可以把单车停放在任何地方,而不必锁在固定的停放点。
但当时还没有那么多共享单车供用户骑行。想骑摩拜单车变得有些像玩《口袋妖怪Go》(Pokémon Go)游戏——玩家互相竞赛,在真实世界的不同地点捕捉虚拟精灵。等到一位摩拜用户定位了那辆本该停放在附近的单车时,很可能已经有别人把它骑走了。
但如今,找到摩拜单车再也不是问题。摩拜单车以及竞争对手ofo的黄色共享单车已是无处不在。这要得益于两家初创公司的指数级增长。
中国的共享单车热潮已为其城市的街头巷尾增添了逾200万辆新自行车。摩拜单车(Mobike)和ofo等公司推出的这些色彩鲜艳的自行车可用手机应用解锁。摩拜的自行车甚至可用GPS追踪。
分析共享单车的业务流程,并绘制相应的流程图。(可参考课件第二章所讲的方法)
设计与之匹配的关系数据库,说明包括哪些数据表,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可参考课件第二章所讲的方法)
如何做好共享单车的销售和财务数据的统计,说明原理(要有相关的流程图)
原理:客户完成下单后发生两种款项,一种是押金一种是租金,押金和租金分别汇入银行收支账户,销售数据系统在客户结算后生成数据经过租金和押金系统处理后通过银行返还客户或者扣取款项。
共享单车业务流程分析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定位于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相比较于传统的有桩单车局限性,套上“互联网”的共享单车以其便捷的使用方式,以及其简单明了的业务操作流程,受到很多使用者的追捧,这也导致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品牌在用户体验和使用上具有极大共通性的现象。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共享单车在业务流程也不是“天生完美”。哪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OPO、摩拜等行业内翘楚的品牌,它跟城市公共自行车一样,要面临停车、看管、等行业性的问题,而且还会带来“乱停乱放、占用道路”公共交通管理问题。
一、存在问题。
1.业务申请流程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共享单车必须使用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必须会使用和操作APP软件。虽然“共享单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使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效的解决了从家到?地铁,从地铁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却不能使全民参与。从有关数据来看:OPO共享单车品牌共投放100万台,摩拜单车投放也有80万台。其中最受男性欢迎,占54.2%;女性占45.8%;其中25-35岁的使用者最多,25岁以下的次之。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只智能手机或者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只能忘车兴叹了,如中学生和老年人。
2. 业务申请流程只认人,“不认账”。
从现有具有代表性品牌共享单车的业务流程来看,都没有用户评分项,导致车辆被恶意破坏损毁、车辆二维码被毁坏、车辆被丢水沟等现象屡见不鲜,折射出部分公民道德缺失。目前对于共享单车的监管还处于空白,缺乏相应的管理条例,对于那些恶意破坏车辆的人难以进行进行追责。乱停放给城市“添堵”,特别是在地铁口、人行道上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这需要企业、政府部门、用户三方的努力。
3.业务申请流程没有引入保全理念。
自共享单车面世以来,断断续续发生了多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比如: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通过扫码骑自行车,由于孩子辨别路况、交通信号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较弱,骑共享单车发生了事故。但是发生交通事故该如何定责?这一问题并不明确,如果是因单车质量导致事故发生,受害人可要求企业赔偿,假如企业替每个用户投保人身意外险,企业是否免责?如果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事故又该如何定责?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共享单车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如何分担责任。
二、解决方法。
1.安装识别系统,建立认证识别数据库。使用者可以在事前用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注册,在使用时通过身份证感应系统直接申请,这样可以真正做到全民都可参与。
2.共享单车使用中出现的乱停乱放问题、恶意破坏损毁问题,暴露出当前城市管理中在停放自行车时存在的问题,针对共享单车的此类行为,除了适用相关法律规定以外,还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信用评分制度,对其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发挥好共享单车所带来的经济性的特色。
3.对于共享单车的权责管理,立法必不可少。但对于共享单车而言,用户只要会骑自行车就可以使用,发生事故之后就不能再让平台承担责任了。政府在对共享单车立法确责的时候,要对平台责任进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