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发布:2025-03-03约2.44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的四种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A.手影

2.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家用普通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一30℃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56cm

C.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L2m/s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3.下列各种常见的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4.关于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

6.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7.一位同学站在湖边看见水中的鱼在树枝的倒影中游动,对此象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人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B.人看见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看见的水中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人看见的水中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8.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均不正确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一直变大

D.当=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

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心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1.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4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D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12.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向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图片判断下列说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1).以甲火车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

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4.为研究碘的升华现象,如图两种加热方式中应该选择填(“方一”或“方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