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doc

发布:2018-01-30约3.0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和要点,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全面、具体的护理服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共有95例,其中有92例患者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手术成功,患者全部治愈和康复,成功率为96.8%,其余2例患者中转开腹,护理的满意率为95.8%。结论 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护理方法;护理满意度 子宫肌瘤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中,其发病率在70%~80%左右,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是否采用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症状、患者的生育状态以及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等[1]。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常规的开腹子宫肌瘤手术具有开口长、不美观以及肠胃干扰多和术后恢复慢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治疗需求,会逐渐被新兴的治疗方法所取代[2]。本文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对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的为52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6.4岁,其中肌壁间肌瘤患者有25例,子宫颈部肌瘤患者有27例,阔韧带肌瘤患者有21例,浆膜下肌瘤患者有22例,单发性肌瘤患者有82例,多发性肌瘤患者有13例,所有患者均无开腹手术史。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前应该耐心的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的相关操作流程以及手术的目的等,让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正确的认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和不安的负面情绪,让患者做好足够的心理转杯,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给患者更好的鼓励和帮助,增强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在此基础上也要最好对患者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血液生活检查和凝血指标检查等,避免失血症状的发生。 1.2.2术前准备:患者手术之前应该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在手术前3天每天用碘伏大棉球擦洗患者的阴道2次,手术当天擦洗完阴道之后进入手术室。同时手术前1天也应该进行皮肤的准备,用温水将患者的脐部清洗干净,再用棉棒蘸肥皂水或者石蜡油去除患者脐孔之内的污垢,最后用碘伏消毒,手术前晚进食流质食物,应该以容易消化和清淡为主,手术当日的清晨禁食水。 1.2.3术后护理:术后应该让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顺畅,同时固定好各种导管并保持其通畅,清醒后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咳嗽和深呼吸,协助患者翻身,术后6小时之内应该禁食水,6小时后鼓励患者饮水并让其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和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预防动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肠胃蠕动的恢复。在此基础上也要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心电监护和血压,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12小时。同时也要保持患者腹壁穿刺孔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应该及时的更换敷料,如果刀口的疼痛严重应该适当的给予止痛剂。 1.2.4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后应该观察患者是够有穿刺孔出血的情况,如果发现应该及时的用纱布压迫止血,同时也应该通知医生对敷料进行更换。也应该对患者腹胀和肩背酸胀的情况进行观察,这一并发症多为人工气腹二氧化碳的残留所导致的,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原因,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自动的缓解疼痛。最后应该观察患者是否有宫颈残端出血的情况,手术后2天如果患者阴道有少量出血无需处理,但是如果阴道出血的颜色鲜红并伴有凝血块则应该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2结果 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共有95例,其中有92例患者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手术成功,患者全部治愈和康复,成功率为96.8%,其余2例患者中转开腹。其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8例,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43例,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4例,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