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洋真菌药用活性物质研究进展.PDF

发布:2017-05-28约1.71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 22卷第 3期 海 洋 科 学 进 展 Vo1.22 NO.3 July,2004 2004年 7月 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海洋真菌药用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温 占波 ,裴月湖 ,田 黎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2.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海洋真菌由于其资源优势和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成为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热点。按从抗肿瘤、抗 菌、酶抑制剂、拮抗剂等几个方面对海洋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肿瘤物质;抗菌物质;酶抑制剂;拮抗剂 中图分类号:Q939.11;Q5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47(2004)03—0370—07 人类研究和利用陆地真菌资源 已有很久的历史。在我国,由于众多真菌工作者的努力,陆地真菌资源 (其中包括一些特殊生境的真菌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真菌以其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已成为人 们 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于种种原因,海洋生境的真菌资源在国内研究的很少。占地球三分之二的海洋,是 科技界公认的生物发源地,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类。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岸带,海域面积近 3×10km ,海 洋真菌可开发的潜力很大。由于海洋与陆地生态环境差别很大,不仅会有一些特殊的种类,而且即使是与陆 地相同的种类,在海洋这种特殊的生境中生活,也会产生与陆地真菌完全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 研究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就其作用和价值而言,药物是微生物最重要的产品,也是人类开发利用微 生物成绩最大的领域。国外对海洋真菌的研究大多也集中在这个领域 。本文按海洋真菌产生的几大类药用 活性物质进行论述。 1 抗肿瘤活性物质 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几百万人因此而丧生,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完全 攻克肿瘤的办法。因此在海洋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抗肿瘤活性物质是众多研究中的热点,且发现这 种代谢物质的产生多集中在半知菌。 1.1 青霉属 日本的Shigemori_1从海鱼Apogonendekatanum 中分离到一株真菌Penicilliumfellutanum,并从其 发酵物中得到2种肽类物质 fellutanumA和B(结构见图 1),药理试验发现A和 B在体外均对鼠白血病细 胞P388有细胞毒性(ICs。分别为0.2mg/L和0.1mg/L),对人类表皮样瘤KB细胞有类似作用(IC。分别为 0.5g/L和 0。7g/L)。 Amagata_2等从褐藻 Sargassumringgoldianum 分离到一株真菌 PenicilliumwaksmaniiOUPS— N133,其代谢产物pyrenocinesE(结构见图2),具有抑制P388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由于发现一些化合物可 通过抑制DNA的复制达到治疗肿瘤的 目的,日本的Perpelescu 利用这个原理从海洋青霉中分离得到 sculezonone-B和 sculezonone—A。这 2个化合物对牛的QDNA聚合酶和 7DNA聚合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 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收稿 日期 :2003—0308 基金项 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 目——海洋微生物先导化合物(2001AA620402) 作者简介:温 占波(1978),男,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责任编辑 武建平) 维普资讯 3期 温占波,等:海洋真菌药用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37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