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1
Abstract 2
前 言 5
第1章 建筑设计说明 6
1.1工程名称 6
1.2 工程概况 6
1.3 设计依据 6
1.4 设计基础材料 6
1.4.1 气温 6
1.4.2 风向 6
1.4.3 降雨量 6
1.4.4 冬雨季施工 6
1.4.5 工程地质条件及地理条件 6
1.4.6 荷载 7
1.4.7 土建工程日期 7
1.4.8设计柱、基础、主梁时采用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1.4.9 建筑墙体 7
1.4.10屋面设计 7
1.4.11 门窗设计 7
1.4.12 外装饰设计 7
1.4.13 楼梯设计 7
1.4.14 基础设计 7
1.5 建筑总平面设计 8
1.5.1 工程概况 8
1.5.2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求 8
1.5.3 功能分区 8
1.5.4 平面设计 8
1.5.5立面设计 11
1.5.6 剖面设计 12
1.5.7重要部件构造做法 13
1.5.8 特殊构造处理 16
第2章 结构设计说明 19
2.1 结构体系的选择和确定 19
2.1.1结构形式 19
2.1.2结构体系 20
2.1.3 结构布置 20
2.1.4 三缝设置 21
2.2基础方案 21
2.3楼梯方案 22
2.4 建筑材料的选取 22
2.5 构件尺寸初选 22
2.5.1 主要构件截面尺寸的考虑 22
2.5.2 结构受力考虑 25
2.6 结构计算单元的选取 25
第3章 结构设计计算 27
3.1重力荷载计算 27
3.1.1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 27
3.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 30
3.3 恒、活荷载作用 32
3.4 风荷载及其内力分析 32
3.4.1 风荷载计算 32
3.4.2 计算单元各柱的D值及剪力分配系数η计算 33
3.4.3 计算单元的反弯点位置、剪力、柱端弯矩计算 33
3.4.4 风荷载作用下内力图 33
3.4.5梁端弯矩计算 34
3.5 横向地震作用及其内力分析 37
3.5.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37
3.5.2 结构侧移刚度及D值计算 37
3.5.3 结构基本周期计算 38
3.5.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验算 39
3.5.5 地震作用下梁端剪力计算 40
3.5.6地震作用下内力图 41
3.6内力调幅 42
3.7 内力组合 46
3.7.1集中力计算 46
3.7.2框架柱、梁内力组合 46
3.8截面设计 71
3.8.1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71
3.8.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73
3.8.3楼板设计 83
3.9 楼梯设计 86
3.9.1 梯段板的计算 86
3.9.2 平台板的计算 87
3.9.3 平台梁的计算 87
3.11 基础设计 88
3.11.1 地基承载力计算 88
3.11.2 基础底面尺寸确定 89
3.11.3 基础底板配筋 90
结 束 语 93
参考文献 95
附 录 96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步骤,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学成果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本次设计使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了我们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为以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毕业设计期间,我重新温习了《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力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础工程》、《工程估价》、《施工组织设计》等课本知识,并查阅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通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过程中,小组所有成员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是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大部分,叙述内容包括设计所用原理、方法、规范、规章和设计计算过程、表格及示意图。其中,建筑设计部分由总平面设计、平立剖设计、重要构件设计和采光防火安全的要求四部分组成;结构设计部分由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和截面设计四部分组成。毕业设计的三个多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天正建筑、AutoCAD、PKPM等建筑软件,同时在对电子版本的编写过程中也锻炼了我认真细致的品质,这些都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巩固了所学知识。
此外,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