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05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经典之一,它以春秋时期的鲁国为背景,记录下了鲁国历代国君的言行和士大夫们的事迹。其中,士大夫是《左传》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和士人文化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其形象塑造不仅受到时代、地域、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演进。因此,对《左传》中士大夫形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脉络,还能为当代价值观的认知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左传》中的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了解士大夫的语言行为、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2. 历史比较法:通过对《左传》中鲁国和其他国家的士大夫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士大夫文化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左传》中主要人物的职业、出身、政治倾向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了解不同背景的士大夫在当时政治、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预期研究结果: 1. 揭示与分析《左传》中士大夫的性格特点、语言行为、生活习惯等形象塑造; 2. 分析《左传》中鲁国和其他国家的士大夫文化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3. 了解不同背景的士大夫在政治、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4. 反映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演进; 5. 对当代中国的价值观认知提供借鉴。 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3个月) 第二阶段:对《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进行分析与梳理;(6个月) 第三阶段:对《左传》中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士大夫形象进行比较分析;(4个月) 第四阶段:对不同背景的士大夫在当时政治、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进行统计分析;(3个月) 第五阶段:研究总结和提出价值观认知的启示性意见。(2个月) 参考文献: 1. 杜小明:《左传里的鲁国士人》,中国社科院,2008年; 2. 贺青莲:《左传中的士人》,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研:《左传中的政治家和文化人形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左传》,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