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pdf

发布:2024-10-02约5.0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水稻秸秆高茬深翻还田和玉米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综合利用是民生实事重点任务之一。为全面

做好全省水稻、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严控农作物

秸秆焚烧污染,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生态立省战略,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质量

兴农、绿色兴农,科学合理利用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资源,有效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土

培肥,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

(一)多元利用,农用为主。因地制宜,多元利用,科学确定水稻、玉米秸秆处理技术和利用模

式,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

(二)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农户、社会化

-1-

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

实现多方共赢。

(三)突出重点,机艺融合。根据各地气候条件,水稻和玉米秸秆数量、综合利用的产业基础等

因素,加快构建以机械化还田离田为支撑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为秸秆

综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

通过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玉米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深入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

能源化、原料化利用,消除水稻、玉米秸秆“站岗”浪费和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形

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建立可持续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全面实现玉米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省

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83%以上。

四、实施省域和作业要求

(一)实施区域。全省水稻种植省域全部纳入秸秆机械灭茬深翻还田作业范围,作业面积XX

万亩;玉米秸秆通过机械捡拾打捆XX万吨,用于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

-2-

(二)作业要求。对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作业,必须将高茬秸秆通过机械粉碎后深翻还

田,深度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秸秆要翻埋入土,地表要平整;所有参与实施的农机作业机具都要

加装农机深松深翻整地远程监测设备。对100万吨玉米秸秆进行机械化捡拾打捆,标准为50公斤

至200公斤方捆或圆捆。

五、实施对象和补助标准

(一)实施对象。从事水稻玉米种植的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户。

(二)实施主体。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或收储企业。

(三)补助标准。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作业,每亩定额补助40元,由省财政和各县各

承担50%;实施100万吨玉米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综合利用,每吨补贴100元,由省财政和各县各

承担50%。2018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助资金安排详见附表1。

六、实施程序

补助资金严格遵循“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一)制定方案。各县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水稻秸秆机械灭茬深翻还田和玉米秸

秆机械捡拾打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合理划定作业省,确定技术方案和利用模式,明确工作责任分

-3-

(二)组织作业。根据省农牧厅、财政厅下达的作业任务,县农牧部门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承担作业任务的农机服务组织或收储企业,并签订作业任务协议书,协议书中要明确作业省域、作

业任务、作业时间和考核验收等内容和责任,按时完成作业任务,保证作业质量。作业结束后,由

乡(镇)安排专业人员督导农机服务组织或收储企业填写《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玉米秸

秆机械化捡拾打捆)作业记录表》(附表1),经实施对象(从事水稻玉米种植的各类农业生产经营

组织和农户)签字,村委会公示(7天)并审核盖章报乡(镇)政府确认,乡(镇)政府汇总后(盖

章)报县农牧部门审定。农垦集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上述作业流程实施。

(三)组织验收。各县农牧部门成立水稻秸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