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有作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有作为
——秦蒙牌多功能秸秆饲料压块机成套设备推广应用
王农军
一、国内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饲料发展现状
1、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作物秸秆每年产量约七亿吨,但利用率非常低,不足20%,而80%的秸秆被烧掉或烂掉,既浪费资源又影响环境卫生。按十一五发展纲要“节能减排要求”,提高利用率30%,可创造价值1500亿元。陕西省3000万吨秸秆利用率提高30%,可创造70亿的价值。宝鸡300万吨的秸秆,利用率提高30%,可创造7亿元的价值,对农民增收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综合利用好秸秆资源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具体体现。
2、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目前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秸秆还田方式、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建材、秸秆饲料等行业。上述各种利用方法,除秸秆还田方法和秸秆饲料方法外,其他利用方法都存在投资较多,不利于我国一家一户经营的农村经济现状,农民参与性差。秸秆还田,进度快,可以增加土地的有机质,但弊端是秸秆还田既不好平整土地,也易造成土地透气死苗,浇地渗水量大,易产生病虫害。长期秸秆还田还会造成土地养分失调。
严峻的环保形势、资源与社会发展矛盾、世界性粮食短缺是促进本项目发展的根本动力。
近年,我国各地天然草场出现严重退化,西北等地的山坡绿化因为家畜、放牧的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禁牧”、“轮牧”、“退耕还林还草”、“圈养”等政策,更加使饲草资源短缺。为此,需要使用粮食饲料进行补充,这要耗费大量粮食加剧了人畜争粮的矛盾。因此,充分利用秸秆饲料可以弥补饲草的短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3、秸秆饲料发展现状
全国年产作物秸秆约7亿多吨,用作饲料(青贮、氨化、微贮或直接利用)的数量还不到秸秆总量的10%,主要原因农作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其特点是:粗蛋白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其中含有不易被家畜消化的木质素;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聚糖醛酸;有些秸秆质地粗硬,适口性差,采食率极低。
发达国家秸秆利用时间长达百年,秸秆利用率达到80%。国外秸秆主要应用在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造纸、气化、秸秆发电等方面。生产的装备种类齐全,配套性能高。有关秸秆饲料生产的加工设备以丹麦等国家为主。国外由于人力成本较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生产效率高。设备的采购费用也很高一台设备高达300万元以上,较高的可达千万元,生产的秸秆饲料质量高,但是这种设备由于价格及我国农村现状等原因,在我国的应用不多。近几年,我国各地试引进数量不多的国外秸秆饲料生产设备,普遍经济效果不好。
秸秆饲料机械制造技术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传统的机械仅仅局限在粉碎、打捆等层次。国外由于考虑的人工成本等因素,主要研究饲草等加工机械,对农作物秸秆的研究很少。我国地少人多,除牧区外饲草种植不多,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近十年来才开始对秸秆饲料机械的研究,目前产品主要有适应小家畜、家禽饲养的颗粒饲料,适用牛羊等大家畜饲养的块状饲料。这类产品在全国有近十几家。而且大部分都是大型设备,每套单价约在50-300万元之间。如河北富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玉米秸秆压块设备系列产品,价格从12.8万元到50万元不等,销售形势很好。国内其他厂家的生产经营状况都很好。但这类设备投资成本大,发展受到限制。
我国现有牛的存栏数约7000万头,每头牛每年食用粗饲料9吨,全年需要秸秆粗饲料6300万吨,加上其他动物所需饲料,秸秆饲料用量可上10000万吨,但目前秸秆饲料供应不足10%,发展空间很大。
因此,发展秸秆饲料是秸秆综合在利用的主要途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有作为。
宝鸡秦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从事农作物秸秆利用系统工程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围绕三农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三农”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一直从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发、研究、推广。
目前自主研发生产的9KWZ1000A型秸秆饲料压块机成套设备,获得15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农机类),是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购置补贴,承担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该设备即可生产块状秸秆饲料,又可生产块状秸秆燃料。解决了制约目前国内秸秆饲料发展的瓶颈问题,填补了国内秸秆饲料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和不足,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途径。
二、秦蒙牌秸秆饲料压块机成套设备的推广应用优势
该设备应用营养学、生物学、热能工程等多学科原理,从作物秸秆的组织结构及动物的消化机理入手,研制开发的高科技专利产品。秸秆在加工过程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