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农民工犯罪看加强农民工管理制度的建设.pdf

发布:2015-09-05约5.8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镍企照京天地·理论版,2D。6,8 从农民工犯罪看 加强农民工管理制度的建设 陈越 摘要:农民工是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 校、中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工犯罪者所占比例较少。 农民工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他们成了当前城市社会各种犯 (六)从犯罪的组织形式看犯罪的团伙化倾向。最值得警惕 罪活动的重要一支,我国的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 的是农民工犯罪有结成团伙化的倾向。他们多以同乡、工友、亲 的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管理制度非常必要和迫 戚等关系为纽带,结成犯罪团伙,有逐步向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 切。可以说,只有加强农民工管理制度的建设,才是解决农民工 罪发展的趋势。 犯罪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城市农民工犯罪的原因解读 关键词:农民工;犯罪;“自救式”犯罪;“边缘文化”冲突;管理制 度 对于农民工犯罪的失范行为这一社会问题,社会学、社会心 中图分类号:F刀3.7 文献标识码:A 理学等学科存在各种各样的解释。著名的意大利心理学家菲利 文章编号:Qm—10叨/F(2006)8一064—02 在他的‘犯罪社会学中把犯罪的原因分为人类因素、自然因素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湖南,长沙, 和社会因素。同时他还认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 410081 犯罪现象都是上述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因素尤 为重要。因此,当大多数人把农民工犯罪归之于其个人品质的 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犯罪现象背后的非个人因素。包括社会的公 一、农民工犯罪的基本特征 正、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犯和对农民工正 农民工现在已经是公认的高犯罪群体,农民工犯罪呈现出 当权益保护的乏力等问题。可以说,农民工的正当、合法权益能 以下几个特点: 否得到保障是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从犯罪类型看,高度集中在以获得金钱和财物为目的 (一)经济上的原因——过高致富期望的破灭。对经济利益 侵财型犯罪上。这是农民工犯罪与非农民工犯罪的显著区别。 的追求是城市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他们往往背井离乡,怀着 (二)从犯罪的标的来看,案件涉及的数额较少,多以满足自 美好的愿望来到城市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一方面,由于 身或家人生活需要为主。 农民进城后,在城市丰裕的物质和城市生活方式刺激下,无形地 (三)从犯罪形式上看,犯罪有某种“自救”特征。所谓农民 拔高了自己对物质的期望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受到家 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 乡亲人过高致富期望舆论的压力,都认为到城市能挣大钱,因此 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或权益。 他们形成了过高的经济目标,希望在城市发财致富而荣归放里。 (四从犯罪时间上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春节前后, 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农民工流入城市后,往往因为其农民身份而 成了农民工犯罪的高发期。夏收夏种之前,部分农民工需要回 受蓟制度歧视。一方面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实现经济目标的 家帮助农忙,也成为此类犯罪现象的季节性因素。因此回家成 合法手段欠缺,为了生活便使他们借助于非法手段,谋取个人经 为迫切需要钱的最大理由。而春节后返回城市,因为大多农民 济利益成为选择,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工的工作是不固定的,所以许多人需要扛着被卷重新寻找生计, (二)劳动法对城市农民工的保护不足。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